家用车的首选,顶配售17.49万,解析2023款东风日产超混电驱轩逸

近年来,汽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不论是上下班出行代步,还是周末之余带着家人自驾游玩,都离不开汽车的“陪伴”。随着“智行”时代的到来,如今的汽车与十几年前的汽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仅有的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从CD、收音机,到智联化配置,这些能源、科技上的改变和创新,与每一位车主息息相关。一辆智能、舒适、安全的汽车,才是车主理想中的汽车。日产轩逸从2006年进入国内汽车市场,至今已有17年,在这场时代变革中,我们共同见证了日产轩逸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它凭借着耐用、省心、省油等口碑,赢得了500万家庭的青睐,在家用轿车排行榜中,多次蝉联销量冠军,在6月(2023年)紧凑型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一,销量为29638辆。

东风日产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提供了5种不同配置车型,指导价区间为13.89万-17.49万。分别为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指导价13.89万)、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14.29万)、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指导价14.99万)、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指导价15.59万)、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指导价17.49万)

以下我以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车型为例进行解读,先说说这款车的全款购车费用。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指导价为17.49万,优惠1.3万元。裸车价为161900元,购置税为14327元,交强险(5座)950元,车船使用税360元,上牌费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就以500元计算,综合必要花费为16137元。加上第三方责任险(赔付300万)费用为2200元,车辆损失险2650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赔付10万)420元,车上人员责任险-乘客(赔付10万)1080元,车辆损失险2866元,商业保险合计费用为6566元,全款落地总价为184603元。

新车提供了三种车身颜色,分别为珠光白、曜石黑和冰岩蓝/曜石黑。

从外观来看,超混电驱轩逸前脸采用全新的日产V-Motion家族式设计语言,中网采用一体式设计,将两侧犀利的LED大灯包围,内部采用长方形的镀铬饰条交互设计,形成星阵式进气格栅设计,正中央镶嵌日产全新的车标。与中网相对应的是下方扁平的进气槽,槽内镶嵌细长笔直的熏黑式饰条,除此之外,两侧还搭配了三角形扰流槽设计,内部采用多条短小的横向饰条修饰,结构精致时尚,降低风阻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美感。

车身采用双拼色设计,车顶采用曜石黑色调涂装,从感官上营造出悬浮式车顶设计,车身长度为4652毫米,宽度为1815毫米,高度为1445毫米,轴距为2712毫米。车门中部采用凌厉的腰线修饰,侧裙上方采用凹陷式腰线勾勒,使得车身看起来时尚动感。

尾部设计内敛,没有加入太多浮夸的元素,尾厢顶部采用弧形设计,形成小鸭尾式尾翼设计,尾灯造型与前大灯对应,尾箱门区域分别镶嵌两道U型线条,同时排气管采用隐藏式设计,底部两侧反光条由一条笔直的亮色饰条勾勒,形成贯穿式布局设计。

进入车内,超混电驱轩逸采用对称式布局设计,中控台采用淡蓝色与黑色撞色拼接,与车身颜色相呼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温馨、自然、享受。淡蓝色区域采用软皮材质包裹,缝线区域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为中控台增添了唯美的曲线。

方向盘采用真皮材质设计,支持上下+前后调节,采用三幅式布局设计,并加入了亮色的镀铬装饰,内侧缝线处设计精致,握感舒适。方向盘左侧主要为娱乐视听的主控区,右侧主要是超智驾的主控区,并且两侧控制区微微向下倾斜,避免在打方向盘时误碰到。

仪表屏采用指针+7英寸非全液晶屏设计,显示界面比较全,对于我这种老司机来说,比较偏爱这种仪表屏的风格,不过对于大多数看惯了全液晶屏的车主来说,这个仪表屏的设计略显传统了一些,谈不上好与不好,看个人的审美标准。屏幕上可显示多种车辆参数,例如油耗、驾驶模式、胎压等。

将目光移至右侧,中控屏采用12.3英寸悬浮式设计,下方还设计了触控式按钮,中控屏界面设计清晰易懂,并不凌乱,支持目前市面上的主流APP,例如爱奇艺、酷我音乐、电台等。此外,配备了车联网、4G网络、OTA升级、声纹识别、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等。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的识别率比较高,同时接受指令和执行操作的速度都比较快,比如说“你好,日产”,帮我导航至最近的加油站,导航地图会将附近的加油站筛选出来,并选择最近的一个,如需更换或者指定某加油站,可进行手动或者语音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语音控制音乐、车窗、天窗等,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应用到实际的驾驶体验中,给枯燥的驾驶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下方搭配的是三个圆筒风格设计的空调出风口,边缘均采用银色镀铬涂装,而正中央区域的小圆点,是调节扇叶大小,用于控制风量。空调功能控制区并没有纳入中控屏内,反而按照传统的旋钮+按键设计,这一点值得点赞。中央通道采用烤漆面板设计,触摸时不容易留下指纹,不过细小的灰尘颗粒肉眼可见。

车内设计了诸多储物槽,前排中央通道位置设计了手机无线充电的储物槽,下方配备了两个杯架,杯架槽内部是连通的,在没有放置水杯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放置手机。同时手套箱的装载能力也比较强,可以横向放置两瓶矿泉水(550ml),旁边还余留部分空间可以放置其他物品。前排的中央扶手箱可以斜放两瓶矿泉水,有比较不错的深度。此外,车门储物槽可以放下一瓶矿泉水,遇到雨天的出行的话,可以备一把折叠雨伞在槽内。后排扶手杯架也可以放置矿泉水。

行李舱容积为546L,舱内深度为940mm,高度为560mm,最大宽度为1050mm,后备箱离地高度为635mm,实际装载能力在同级车型中处于中上水平,可以装下2个24英寸行李箱或4个20英寸行李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超混电驱轩逸的核心配置——第二代Nissan Connect超智联,相比于第一代Nissan Connect超智联,加入了实用、先进、有趣的功能,带给车主更加丰富的互联体验。主要分为六大功能,分别为远程控制、语音控制、在线服务、车辆监控、在线导航和娱乐视听

(一)远程控制,即在手机APP端操作,扫描车机屏幕二维码,下载绑定APP可实现操作,可坐在家里就可以启动车辆,同时可打开空调,并设置温度,等待车内温度适宜时,再进入车内。给车主带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贴心享受。

(二)语音控制,即在车内进行操作,可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钮说出想要操控的设备,或者说“你好,日产”,语音助手会立即回应,语音交互响应快,识别率高。例如,在驾驶车辆时,想要提高音量,可说“你好,日产”,把音量调高一点或者把音量调至20%等等。

(三)在线服务,这个功能可在APP上进行操作,提供了预约保养、预约维修、维保记录、违章查询、道路救援等功能类别,系统会提示下一次的保养时间和公里数。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是智慧加油,车主在绑定此功能之后,在加油后,可实现不下车即可完成支付,同时还支持开票服务。

(四)车辆监控,可在手机APP上实时查看行车记录仪,同时对大灯、门锁关闭等情况进行查看,对于强迫症的车主来说,这个功能实用性强。此外,还可监测车辆的安全状态,例如胎压、转向、刹车系统等,有故障会进行提示。

(五)在线导航,可通过手动设置目的地,也可以通过语音助手设置目的地,同时还支持地图绘制、组队等,在自驾游途中不掉队,并支持实时线路更新、地图升级等,与目前的手机导航地图并无太大差异。当然,如果你用惯了手机导航地图,也可以将线路推送至手机,与手机地图进行同步。

(六)娱乐视听,在应用商城中提供了较多主流的APP,支持在线音乐、爱奇艺、电台等,内容丰富全面,实时更新。同时还支持动画片、戏曲等视频类目,方便车内小孩和老人观看。还有KTV模式,在车内唱歌不扰民,适合年轻人。

座椅采用Multi-Layer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仿皮材质包裹,主副驾驶位座垫采用三段缝线式设计,中央位置采用菱形元素点缀,主副驾驶位两侧微微隆起的侧翼对臀部有较强的包裹性,靠背设计柔软,头枕微微向前倾斜,在乘坐时对头部的支撑性比较强。同时靠背两侧同样设计宽大的侧翼,将两侧肩膀包裹,在转弯时,对身体起到一定的支撑性。后排座椅采用两段式缝线设计,左右两侧座垫处采用微微下沉的设计方式,这个区域填充物相对柔软,对臀部有比较强的包裹性,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座垫和靠背的贴合度依旧很高。

前排腿部可活动空间为600-850mm,座垫至车顶高度为865-920mm,后排腿部空间为625-875mm,座垫至地台高度为350mm,这个高度恰好对腿部的支撑性比较强,使得乘客保持舒适的坐姿,长途乘坐时并不显疲劳。

身高175cm的男性朋友乘坐于主驾驶位,将座椅调整至最低,前排头顶距离车顶约有1拳有余,腿部活动空间宽敞,保持主驾驶位座椅不动,来到后排,头顶距离车顶约有2指有余,腿部距离前排座椅约有2拳有余。

1.座椅细节

主驾驶位支持6向电动座椅调节,副驾驶位支持4向手动座椅调节,整体的用料和做工都比较到位,不过希望后期在改款车型中,能将副驾驶位升级成电动座椅调节,那就更完美了。

2.座椅细节

后排中间位置的座垫,相比两侧座垫会略高1-2cm左右,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地台中央地台增高的原因,为了中间乘客腿部能更好的舒展。第二点是该位置属于扶手的位置,所以表面没有加入纹路,在后排乘坐两个人时中间位置属于临时乘坐座位,所以相比于两侧座垫会硬一些(以上为个人乘坐后的主观观点,不作为标准依据)

3.座椅细节

后排中央地台位置凸出一块高约11cm、宽约10cm左右的地台,尽管在中间位置的座垫向后缩短了1cm左右,但是对于中间乘坐乘客的腿部屈伸还是有受到局限(以上为手动测量,存在误差)

超混电驱轩逸搭载1.2L三缸高功率发动机,发动机最大输出72马力,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3kW,能源类型为汽油电驱,同时搭载一台总功率为100kW的电动机,电动机最大输出136马力,电动机最大扭矩为300牛·米。搭载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与燃油车2.0T低功率发动机持平。超混电驱轩逸这套动力系统相比其他类型的混合动力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增程式能源类型,不过相比于增程式,在油耗和动力方面,它更具有优势。

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试驾,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试驾场地是在郊区的国道路段和高速路段。起步状态下,由电机进行驱动,起步过程轻快平稳,轻踩油门踏板进行加速,车辆依旧保持较好的平顺性,这得益于电动车单速变速箱的功劳,减少了繁琐的换挡过程,开起来与纯电动车没有太大区别。

以60km/h的车速在国道路段驾驶,在过弯道时,车辆侧倾并不明显,在高速路段驾驶,开启运动模式,油门踏板的反馈感比较强,转向变得沉稳,发动机这时会开始工作,为车辆补充电能,全程由电动机进行驱动,即便是在高速状态下,车内的静谧性依旧比较强,这也得益于该车对动力总成的一套震动抑制技术,同时也通过优化电机外壳材料齿轮工艺,对电机运转时的噪音进行优化。

如果觉得只想要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行驶的话,可以点击档把右上方的“EV”按钮,即便是高速行驶,发动机也不会介入工作,不过要保证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

此外,该车型还支持单踏板模式,只需踩下、抬起和完全松开踏板来完成加速、减速和刹车,在单踏板模式与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搭配,可以更加节省电量消耗,简化驾驶步骤。不过,由于驾驶习惯不同,我并没有对该功能进行尝试。

除此之外,超混电驱轩逸还有另一个核心技术——ProPILOT超智驾,这是一套辅助驾驶操作系统,通过车外6个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来感知车身周围环境并收集数据,在进行静、动态物体辨识、侦测与追踪后,通过系统运算和图像分析等技术,并在发生危险情况时对驾驶员做出预警,必要时介入车辆控制。

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在方向盘右侧主控区,有一个蓝色的图标,那便是ProPILOT超智驾的开关,在开启状态下,仪表屏顶部会显示灰色的图标,灰色的图标表示待激活状态。在0-144km/h速度区间内,可实现智能巡航,而在标识线清晰的高速路段,且时速高于60km/h,车辆会提示可激活车道居中保持功能,需要双手握住方向盘,待仪表屏上的图标成绿色之后,表示已激活此功能,如果定速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同时开启的状态下,打转向灯进行超车时,系统会暂时关闭此功能,确认车辆变道完成后,会开启功能。

加速和制动方面

超混电驱轩逸官方实测0-100km/h加速时间为9.06秒,400km加速耗时16.78秒,相比同级车凌派慢了0.35秒,比卡罗拉快了2.54秒。

超混电驱轩逸100-0km制动距离为39.07m,相比同级车雷凌远了3.44m,相比凌派远了1.85m,该数据在同级车型中属于中等水平,多次测试情况下,制动力没有热衰减迹象。

配置方面

在配置方面,配备了许多智能、安全、实用的功能配置,例如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主动刹车、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2级辅助驾驶级别、全速自适应巡航、车身稳定系统、全车六个安全气囊、胎压显示、发动机启停技术、3种驾驶模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BOSE音响、车内单色氛围灯、大灯延时关闭等等。

1.前方碰撞预警

通过车辆前部的雷达监测前方车辆或障碍物,判断出与前方车辆或物体的距离和方向,在高速行驶时会根据当下车速与前方碰撞物的距离,在潜在危险下,车辆会给予危险警报提示,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2.低速行车警示音

该功能在新能源车型上使用广泛,由于超混电驱轩逸在低速时采用电机驱动,与纯电动车并无太大区别,相比于燃油车来说,电动机的电流声并不大,不易被周围的行人和车辆所察觉,低速行车警示音起到了很好的提示效果。同时,在倒车时,提示音声音比较大,同样也是提示周围的行人和车辆。

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当车辆减速或者制动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换为热能,并向大气中释放,这种被浪费掉的动能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换成电能,并储存至电池中,再转换成驱动能量。

4.BOSE音响

车内配备了8个BOSE音响,这款品牌音响在同级同价位车型中并不常见,与豪车品牌中Burmester(柏林之声)、Harman/Kardon(哈曼卡顿)等知名品牌音响相媲美。

5.大灯延时关闭

我个人比较偏爱大灯延时关闭这个功能,因为我附近有个比较大的临时停车空地,在深夜停好车之后,周围都是黑漆漆的,而大灯延时关闭这个功能在此时就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在车辆熄火锁车后,系统会让大灯继续点亮30秒或者一分钟,对于女性车主来说,这个功能大大提升了实用性。而这个功能还有个比较温馨的名称叫“伴我回家”。

6.内置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作为大多数车主标配的设备,其实在市面上有各种不同种类和品牌的记录仪,但是车主在购买时往往很纠结,纠结夜视效果、清晰度以及价格,而内置行车记录仪恰恰解决了这个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同时在中控屏上相关的设置中可以查看系统推荐SD存储卡的种类和品牌,且在后续查看时即可在“东风日产”APP上查看,方便快捷。

油耗方面

由于客观因素限制,在市区路段不进行油耗测试。分别在国道(郊区)和高速路段,模拟日常驾驶,将车辆41L的油箱加满之后,外温38℃,打开自动空调,温度不做设置。国道路段行驶48公里,高速路段行驶52公里,合计100公里,我所在地当日92#油价为7.45元/升,计算出百公里油耗为3.98L(WLTC综合油耗为4.13L/100km),计算得出每公里油费大约为0.29元(以上油耗仅供参考)

隔音方面

除了上述提到的超混电驱轩逸采用了日产的一套动力总成抑制技术之外,发动机引擎盖下方还设计了隔热吸音棉,进一步对电机和发动机进行了噪音优化。前车门采用沥青止振板+高分子止振板,后车门采用沥青止振板+白色纤维绵,而底盘则采用止振板+聚苯乙烯泡沫,对车身隔音效果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低速状态下,电机的电流声并不明显,车内处于比较静谧的状态,在急加速时,有轻微的电流声传入车内。当车速高于110km/h,发动机介入之后,机舱内的转速声抑制的不错,不过车外的胎噪和风噪声比较明显。

在怠速状态下,超混电驱轩逸的噪音值为36.7分贝低于参考值(42分贝),当在沥青路面,时速50km/h巡航,噪音值为57分贝,与参考值持平;时速80km/h巡航,噪音值为60.4分贝;时速120km/h巡航,噪音值为68.3分贝,略高于参考值一点。

悬挂方面

超混电驱轩逸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这套悬挂比较常见,在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在连续急弯时,前悬挂的支撑性比较强,前悬侧倾幅度不会过大。经过坑洼路面时,前悬挂有不错的韧性,将多余的弹跳感吸收,后悬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铺装路面行驶,底盘的整体调校比较舒适,能将一部分细小振动过滤到位。值得一提的是,超混电驱轩逸延续了燃油车型的全框式副车架,在副车架上面单独加装了一根起到补充作用的副防撞梁,在通过性差的路面,弥补了主防撞梁被碰撞的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空调制冷效果

在这炎炎夏季,车辆在停车场暴晒之后,车内的温度会提升多少?超混电驱轩逸的空调制冷效果如何?我们也进行了一个小测试。当天下午气温38.3℃,从上午在停车场停到下午,车门车窗紧闭情况下,经过8个小时太阳照射,车内温度为51.3℃,打开空调将温度设置成20度,风量调至最大,3分钟后车内温度降至48.3℃,6分钟后,温度降至35.8℃。超混电驱轩逸采用单层隔热玻璃,相比我自己的代步的燃油车,空调制冷效果会好一些,相比同级车型,空调制冷效果处于中规中矩水平。(以上仅为个人测试)

超混电驱轩逸怎么保养?保养哪些项目?

超混电驱轩逸首保周期为3个月或5000公里,主要保养项目为常规检查,需要对外观、发动机、底盘、线路、灯光、刹车系统等进行检查。6个月或5000公里需要做一次小保养,主要保养项目为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此后,每6个月或5000公里做一次保养,每12个月或20000公里更换空气滤清器和空调滤清器。至于锂电池和电动机无需特地维护,需要注意的是逆变器冷却液在40000公里和80000公里时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添加。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指导价13.89万)作为入门级配置车型,在配置上面没有太大亮点,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6个安全气囊、胎压显示、上坡辅助等。如果加4000元,可以选择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14.29万),在配置上有不小的提升,增加了倒车影像、12.3英寸中控屏、Nissan Connect超智联、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等。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指导价14.99万)比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14.29万)多出了7000元,在配置上增加了单天窗、无钥匙进入、内置行车记录仪、手机无线充电等,同时将塑料方向盘升级成真皮方向盘,将织物座椅升级成仿皮座椅。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指导价15.59万)比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指导价14.99万)多出了6000元,增加了很多安全配置,例如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提示、L2辅助驾驶级别、proPILOT辅助驾驶操作系统、3个毫米波雷达等,车外摄像头数量从2个增加到3个。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指导价15.59万)比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指导价15.59万)多出了1.9万元,在配置上仅增加了前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BOSE品牌音响、外后视镜加热、外后视镜电动折叠、8个超声波雷达。扬声器数量从4个增加至8个,车外摄像头数量从3个增加至6个。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从购车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指导价15.59万)这款车型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安全配置和实用配置都比较丰富。而如果购车预算在14万左右,且对天窗、座椅材质没有太大需求的话,个人推荐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14.29万)这款车型基础配置比较全面,可以满足日常家用。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真正想要买一辆心怡的车,还是需要自己去试乘试驾一下。

超混电驱轩逸外观设计时尚动感,车头、车身、车尾部分加入了新颖的元素设计,内饰设计温馨舒适,功能布局合理。乘坐空间宽敞,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乘坐舒适度高,油耗表现不错,隔音效果中规中矩,空调制冷效果还算到位。同时该车配备了两个核心配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和ProPILOT超智驾,也是超混电驱轩逸的一大卖点,为车主带来了智能、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clpc/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