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机动车拍卖渐入佳境

国际商报记者 王旭光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和二手车交易的日益活跃,作为连接流通与消费的重要桥梁,机动车拍卖市场也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

日前,以“拍启豪卖时代”为主题,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首届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大会在合肥举行。来自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拍卖企业及平台、二手车商、租赁企业、出行平台、研究机构及相关服务企业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共谋我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发展。

机动车拍卖正当时

从罚没车辆拍卖,到公车拍卖,再到社会车辆拍卖,以及电商平台网络拍卖的兴起,近十年来,我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发展迅速。本次大会发布的《2022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22年,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量为64.49万台,成交额达272.84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4.78%和18.60%,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增速远超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约10%的复合增长率,是机动车流通中极具成长潜力的新兴领域。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坚在致辞中表示,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机动车拍卖作为一种“既传统而又全新”的交易模式,在经历“公车拍卖”增进社会了解、专业细分推进市场发展、取消“限迁”激发市场活力等重大利好和专业引领之下,已全面融入汽车流通产业,正在成为汽车流通产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机动车流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拍卖是市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商品进入消费领域的有效途径,拍卖的优势就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机动车拍卖作为二手车流通体系的新方式,为二手车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消费者喜得爱车提供了新的途径。”黄小坚表示,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国际化正成为我国机动车拍卖新时期发展的显著特点。

安徽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徐晓林在致辞中介绍了当前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表示,随着我国汽车流通业的逐步成熟,机动车拍卖作为国内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前台,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出席大会并致辞,对机动车拍卖行业发展提出希望和要求。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机动车拍卖企业业务操作及管理指南》《2022中国机动车拍卖排行榜·成交量30强&成交额30强》,分别从机动车拍卖业务规范和参与力量的维度分析了中国机动车拍卖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上,来自美国、日本的机动车拍卖专家就拍卖与汽车循环市场、二手车出口进行了交流分享,为中国机动车拍卖提供了可借鉴的国际化经验和做法。而来自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等行业专家则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二手车前端市场格局变化、循环经济发展等话题,分析汽车工业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联动,为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博采众长、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成长路径“把脉问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高效配置的一种交易方式,中国拍卖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形势下,拍卖行业抓住了机遇,强化了服务功能,给机动车拍卖带来了更多新的力量,注入了活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指出,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国互联网拍卖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畅通了汽车流通行业的二手车流通,使得价格愈加透明化,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正如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兼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主任韩涛在回顾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十年历程时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网络拍卖开展机动车拍卖业务已成常态,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拍卖,网络拍卖为竞买人在消除地域和时间障碍上提供了便利的参拍条件,使机动车拍卖更为灵活,进一步增强了拍卖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也显示,网络拍卖方式在机动车拍卖市场中更加普及,专业化机动车拍卖企业继续加强网络化建设,机动车网络拍卖平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全年网络拍卖场次实现翻倍增长,共计4.75万场,占总场次的79.88%,比2021年提升了11.97个百分点。

“这体现了机动车拍卖行业数字化水平与网络化水平的提升,也体现了机动车拍卖行业的专业性和诚信度,因此消费者才能够放心地通过网络竞拍机动车。”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车委会秘书长余锦生在发布《年报》时介绍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hyfx/1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