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风云”,奇瑞在新能源市场就能支棱起来了?

哈弗推出枭龙,吉利推出银河,长安推出启源,无不是风风火火,奇瑞这边终于也坐不住了。

9月16日,奇瑞汽车官宣将发布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序列——奇瑞风云,同时公布新序列下的首款新车——“风云A9”,宣传海报上,还打出了“风云再起”四个字。

为什么说“风云再起”?

因为和吉利银河、长安启源不同,奇瑞风云的命名并不是首次使用,它曾是奇瑞轿车的“开山鼻祖”。所以就和此前复活QQ一样,旧瓶装新酒,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变了,并且风云也不再是一款车,而是一个产品序列。

奇瑞汽车表示,风云系列将以混合动力为主,并采用全新LOGO,新的渠道,新的团队,带给消费者全新的产品体验。首款车型风云A9,将在今年四季度正式发布。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风云A9将是一款中大型轿车,与4月份上海车展首发亮相的奇瑞ARRIZO Star概念车相似,前进气格栅处搭配点阵式呼吸灯,两侧狭长的大灯组造型与贯穿式日间行车灯,都很有辨识度。

新车还配备了大尺寸的多辐式运动轮毂、隐藏式门把手。动力方面将搭载奇瑞最新的超能混动C-DM系统,据说零百加速将进入3秒级,馈电油耗3.8L/100km,纯电续航将达200km,综合续航1500km。

应该说还是很有亮点的,当然,具体的产品信息还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

纵观奇瑞造车20多年历程,风云这款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风起云涌。

1997年1月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1997年3月18日正式破土动工。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轿车正式下线,被命名为奇瑞风云。只是,由于当时的奇瑞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风云轿车只能在芜湖市政府帮助下,以出租车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奇瑞选择与上汽集团合作,分给后者20%股权,让新车均以“上汽奇瑞”的名义销往全国各地。直到后来拿到“准生证”,彻底开始了一段属于奇瑞的风云旅程。

20年前的国内汽车市场还是“老三样”时代,捷达、桑塔纳、富康一统天下,只不过这些车型的价格可不便宜,比如2001年的时候,桑塔纳、捷达的起步价都要12万以上,富康也超过了10万元。

而奇瑞风云,外观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搭载1.6升发动机,最大功率69千瓦,峰值扭矩132牛·米,百公里油耗仅需6.3升,丝毫不输捷达、桑塔纳和富康,但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只要8.8万元。在那个人均年收入还只有1万出头的年代,奇瑞风云的性价比优势让它一上市就爆火,当年销售了2.8万台,第二年更直接翻倍到5万。

2001年,风云还开始远销中东,不仅为奇瑞打开了海外市场的新局面,也开创了中国轿车出口的先河,在我国汽车工业史上极具里程碑式意义。

作为“开国功臣”,风云的成功让奇瑞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2003年,奇瑞又陆续推出东方之子、QQ,以及在风云基础上研制而来的旗云等车型。从此和吉利、比亚迪等一道,逐渐撕开合资品牌对汽车市场的垄断局面,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典范。

2006年,由于与旗云进行整合,风云轿车暂时功成身退。直到2010年3月22日,风云2正式上市,再次引发了热潮。当时,风云2的售价为5.18万-6.08万元,外观和性能相比上一代有所升级,但价格更便宜。数据显示,风云2上市当年就缔造出了15万台的销量佳绩。

2013年,奇瑞汽车进行全面改革,停用瑞麒、威麟、旗云三个品牌,只保留奇瑞品牌,并将以上三个品牌车型统统划归到一个奇瑞之下。而奇瑞品牌内的产品也进一步整合,仅保留了QQ、风云、瑞虎、艾瑞泽四大产品体系。而后,随着整合的进一步深入,QQ和风云也逐渐退出舞台,其中风云系列于2016年彻底停产。

从1999年到2016年,风云系列见证了奇瑞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如今奇瑞再次启用这个名字,足见期望之高。

只是,风云的威名能不能让奇瑞在新能源赛道上再起风云呢?

回顾奇瑞做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其实也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奇瑞就开始了涉足新能源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0年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轿车——QQ3 EV。而后,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奇瑞汽车将电动汽车业务单列为一个子公司——奇瑞新能源有限公司。2015年,奇瑞新能源推出第一款纯电动轿车——eQ,该车搭载了一台50kW的电动机,续航里程达200km。

10年前,除了比亚迪,奇瑞是最早发展新能源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那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奇瑞和比亚迪、北汽、上汽等一道,是当时最被看好的“种子选手”之一,奇瑞eQ,也曾是那几年的销量前十车型。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补贴政策变化、新势力涌入、人们对新能源动力续航、充电效率、智能化表现等方面的高要求等原因,奇瑞新能源逐步销声,虽然跌落的速度不像北汽新能源那样惨烈,但也着实步履维艰,在新能源车前十品牌中,已经越来越难见到奇瑞的身影。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奇瑞新能源的累计销量仅5.36万辆,和去年同期的13.79万辆相比下跌了一半多。这其中,主要由于支撑其销量大头的小蚂蚁和QQ冰淇淋,在微型电动车市场快速萎缩的大背景下遭遇了重大挫折,与此同时,去年11月上市的无界Pro也表现不佳,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只有690台。

眼见友商比亚迪、埃安、五菱、吉利都在不断进步,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奇瑞不可能不着急。汽车市场正快速从燃油车向新能源切换,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444.1万辆,同比增长36%,增幅远高于整个市场的2%。8月份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高达37.3%,也就是说,每10个人就有将近4个人会选择新能源。

今年4月,奇瑞集团高调宣布向新能源转型,发布了首个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从而形成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布局。iCAR主打15万-30万元价格区间,目标是在2026年做到年销100万辆规模。此外,星途也推出了聚焦新能源的星纪元STERRA序列,捷途也从今年开始发力混动市场。

奇瑞集团的目标是,2024年实现旗下所有品牌车型的全面新能源化。所以,风云系列的推出,是奇瑞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后也是最重要一块拼图。

只是疑问在于,风云系列未来能给奇瑞带来多少增量?

到目前为止,几个新推出的、聚焦混动/增程的全新产品序列中,只有吉利银河L7表现较好,月销突破了1万台,哈弗枭龙仍在五六千的规模徘徊,长安启源仍待检验。此前奇瑞推出过多款插混车型,瑞虎8 Plus鲲鹏e+、瑞虎7 PLUS PHEV、瑞虎8 PRO PHEV等等,但市场反响一般。

从市场的层面来看,现阶段替代燃油车的最佳选择毫无疑问是混动,它已经成为新能源车市场最大的增长引擎,尤其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里,混动是绝对主力。国内新能源车的龙头企业比亚迪,销量构成里有超过半数是混动车型。

有分析表示,到2025年混动车型的整体销量有望突破400万辆,占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30%。而从当下的情况看,这个预测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今年上半年的份额就已经超过了32%。巨大的增长潜力,让车企这两年密集推出各类型的混动新车。

当友商已经纷纷出手,占据了先发优势,此时对于奇瑞汽车来说,推出风云序列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头等大事。至于它未来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那就是后话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hyfx/2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