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耐隆浅谈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1)

摘要: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核心,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车质量和行驶里程。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受到温度的影响。本 文简要介绍了电池发热机理和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主要综述了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材料角度,文中 列举并分析了具有合适相变温度的 PCM 的潜热、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质,结论是 : 有机材料在满足潜热和相变温度的同时,还具备优异的成型 性,而其较一般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可通过添加改性剂来增强和优化 ; 从装置角度,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模块可以在被动模式下实现电芯间 更均匀的温度分布、较小的温度波动和较低的能耗,而与传统的空冷、液冷方式结合后,混合热管理系统显示出更好的协同效果。 目前,有关集成 相变材料的电池组实验研究仍较少,但已有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表明,借助相变材料,电池温度性能得到了优化和完善。 最后分析了该新型热 管理技术的发展瓶颈、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

引言

锂离子电池组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源、电网储能系统和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系统等,相比其他储能方式,锂 储能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等显著优势 。车载动力电池的数量往往较多,通过串并联方式密排构成电池组,在复杂的工况下,电池组以不同的倍率放电、以不同的升热速率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加上空间积聚效应,会引起电池温度快速上升甚至引发热失控 。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推广,近年来世界各地都不断发生电动汽车自燃事故 。 以特斯拉 Model S为例,自 2012年上市至2019年间,累计发生自燃事件近 20 起,主要表现为冒烟、自燃甚至爆炸,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夏季 。 电池事故隐患的存在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市场普及率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多电动汽车事故的发生与过高的环境温度和使用过程中热管理系统失效有关 。

长期来看,过高的运行温度和未及时有效地散热会造成电池循环寿命下降,并会随时引发单个电池或整个电池组的热失控,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 而过低的充电温度和运行温度会降低动力电池容量,导致副反应发生,同时也是性能衰减的诱因。 因此,必须 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严格有效的热管 理,确保电池组在合 理的温度范围内运 行,并提高电芯温度的均一性,双管齐下,达到改善电池性能、延长循环寿命和提高整车安全性能 的目的 。

本文从锂离子电池热性能出发,简要分析了产热机理, 特别是温度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列举了电池热管理系统 几种主要的类型 。然后从材料选型、模块设计及仿真模拟、系统测试几方面展开,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相变材料 (Phase change material,PCM) 进行被动热管理和混合热管理装置设计开发的研究成果 。文章最后对结合 PCM 的热管理 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 电动车电池热管理

1.1 锂电池热性能及产热机理

锂离子电池借助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推动电子 外电路流动而产生电流 。锂离子经过固体电解液接触面 (SEI) 、电解液、隔膜,嵌入和脱嵌电极材料,其释放电能的同时会产生热量 。如图 1 所示,锂电池热效应主要包括产热过 程和散热过程,其中,产热来自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 而散热则是电池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

1985 年,Bernardi 等阐明锂电池产热来自其内部复杂的电化学反应、相变、混合效应、局部热物理特性改变等,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了能量平衡模型,推导出电池产热功率为电池输出电功率、内部可逆功和反应熵、混合热和材料相变热之和,用于评价电池热性能和预测温度,其简化形式如式( 1) 所示

式中 : q 为电池产热功率,I 为电池工作电流,U 和 V 表示开路电压和电池工作电压,T 为工作温度 。该表达式考虑了欧姆损耗和反应熵两项,而忽略了贡献较小的相变热和混合热。Newman 等在 1993 年完善了热力学平衡模型理论,将锂电池的热生 成 分 为 欧 姆 热、极化热和反应热三部分,对 应 于式( 1) 第一项的不可逆热,包含了欧姆热、界面上的电荷转移以及传质限制而产生浓度梯度的极化热 ; 第二项为可逆化学反应热 。产热的主要来源是内部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可以作为电池健康状态(SOH) 的评估依据,而温度则对内阻有重要影响。

1.2 锂电池模型概述

研究锂电池热性能通常采用建模方式,常用的有电化学-热模型、电-热耦合模型两种 。 电化学-热模型偏微观,考虑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不同的结构组成、产热来源,即上述介绍的 Newmann 等的工作; 而电-热耦合模型则较为宏观和简化,通过建立等效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来描述化学反应、电势和浓差的变化,常用等效模型电路如表 1 所示 。热模型则主要用能量守恒方程、传热方程来描述电热转化和电池单体的热物理过程,并与环境温度建立关系 。 电-热耦合模型较为简化,能从单体扩展到电池包的系统模型,从而指导散热设计,因此应用较多。 电-热耦合模型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图 2 电-热耦合模型关系图

1.3 温度对锂电池的影响

基于锂离子移动和嵌入脱出的电化学反应,针对不同的 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种类,锂电池存在最优的工作温度,这对 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运行寿命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温度对电池的影响分为以下几方面 : 化学反应速率、充放电的循环效率、充电接受率、功率和容 量、可靠性以及循环寿 命。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锂电池正常工作性能及使 用寿命都不利。

1.3.1 高温影响

虽然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锂离子扩散速率的 加快,但高温环境(>60 ℃ ) 会严重影响电池充放电性能,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还会加剧电池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高 温对电池内部结构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性质影响 的研究工作已有很多成果 : Gabrisch 等研究分析了钴酸锂 和锰酸锂正极材料在 75 ℃ 环境中进行10 d 和 6 d 的循环性 能测试结果,发现容量的大幅衰减来自于材料晶型改变导致 的锂离子不可逆嵌入 ;

Bodenes 等考察了三元电池在85 ~ 120 ℃温度区间、容量为7.5% ~ 22% 的衰减变化,并找到增加 固态电解质界面膜 SEI 膜厚度的原因 : 一方面是电极材料粘结剂 PVDF 扩散到负极表面,另一方面可能是电解液碳酸成 分的挥发和无机成分的沉积 。表 2 列举了电解液为 LiPF6 / (PC+EC+DMC) 的三元锂电池在高温环境的热行为,结论表明,温度从90 ℃升高到660 ℃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SEI的分解、电解液与 SEI 反应、电解液与正极材料反应、电解液降解等一系列放热化学反应,局部热量的聚集很容易导致温度的骤升 。对于大型动力电池组,热量的产生和累积必然会导致系统整体温度升高,若热量不能及时消散,则电池部的温度会进一步急剧上升并超过临界值,引发热失控, 甚至爆炸 。

1.3.2 低温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下,锂电池的性能明显降低,老化加速。 早在 2001 年,Nagasubramanian发现松下 18650 电池从 25 ℃ 常温降至-40 ℃ 低温时,电池容量降低了近 95% ; Ji 等 同样也报道了在-10 ℃ 下,2.2 Ah 规格的 18650 电池在 1C 倍 率下只有 1.7 Ah 可充放电量,而在 4.6C 倍率下仅剩 0.9 Ah。

从材料角度看,电池内部微观性质改变有如下几个方面 : 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电极材料、电极的厚度、隔膜的孔隙率和润 湿性 。首先,电解液在低温下粘度和离子电导率的变化是影 响锂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原因 。随着温度的降低,含锂盐的 电解质粘度逐渐升高,离子的迁移率降低,导致内部阻力显著增加 。 目前对于电解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发低凝固点 和高离子导电性的低温锂离子电解液,或通过增加添加剂从 而改善离子的导电性。

其次,充放电内阻增加在低温环 境运行中尤其显著,研究表明,在-20 ℃ 的环境温度下,磷酸 铁锂电池内阻比室温 25 ℃ 时的内阻增加了三倍,降低了电 池反应动力学 。低温中的电池内阻增加在充电过程中更 为严重。另一个典型后果是负极界面析锂效应,即碳基负 极因低温而产生极化,使得其表面 SEI 膜对锂离子的通透性降低,而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因难于插入而在负极表面沉 积,导致了不可逆容量损失,甚至会形成锂枝晶,引起短路 。 目前解决电池低温问题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引入电池 内部加热或系统层面的外部预热功能 。

1.3.3 温度一致性影响

另一个研究锂电池热行为的关键是如何改善电池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 电芯制造工艺带来的内阻差异造成电荷状态 差异和温度不均一,电芯之间的温差越大,则容量损失速率越 快,直接造成整车电池包的性能滑坡。Gogoana 等通过实验研究了电芯内部电阻的不一致对并联电池组放电的影响,并且证明了内阻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提高温度均一性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采 用更精确的电池管理系统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控制策略,通过均衡充放电量来达 到温度优化 。此外,采取更合理的电芯布置方式、换热器设计 策略、改良散热器材料等 ,也能达到很好的均温效果。

综上所述,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分布不均匀都会对锂电 池性能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除此之外,锂电池热行为还与 电池材料类型、电荷状态(SOC) 、健康状态 ( SOH) 、充放电倍 率、老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单体组装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后,又受到诸如电芯产品一致性、模组内几何布局、整车内空间限制、环境散热通风情况、散热器布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合理有效控温、并且节能 环保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1.4 电池热管理系统

电池热管理系统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TMS) 是 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能源局可再生能 源实验室 NREL 给出的定义,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主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

(1) 确保电池在优化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通常为 15 ~ 35 ℃ ;

(2) 减少电池间温度的不均匀分布,温差小于 3 ~ 4 ℃ ;

(3) 消除任何可能造成电池组热失控的潜在风险。

传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冷却 / 加热系 统,根据传热换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基于空气 ( 图 3) 和液 体( 图 4) 的热管理系统 。

以冷却功能为例,空气冷却系统利用冷空气的流动带走 系统内热量,这是一种常见且技术难度较低的方式,因此也最先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 。2000年本田公司的 Insight(图片) 混动车和 2001年丰田公司的 Prius 混动车便使用了空冷系统, 分别采用了串行通风结构和并行通风结构,如图 5a、b 所示。 NREL 对两款车的电池包内外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热管理性能 测试,依靠风机吹动,温差控制在 4 ~ 5 ℃。尽管空冷系统装置简单、成本低廉,但是通过变换拓扑结构设计仍然无 法显著提高对流换热系数,这限制了空冷热管理系统在极 端条件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高容量的大型动力电池组,强制风冷难以满足对系统最高温度以及体系温度均匀性的控 制要求。

相比空气冷却,液体冷却拥有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 。 因 此,将液体冷却应用于电池的热管理更能够满足高热负荷的 要求 。从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速度来看,对热管理效率 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冷成为更优选方案,特斯拉、宝马、通用 车企以及目前国内的电动公交车厂家纷纷采取液冷方式, 长期液冷在纯电动车的普及将是主流发展趋势 。特斯拉 电动车在其液体冷却系统中使用 50% 水和 50% 乙二醇的混合冷却液,高昂的电池模组更换费用也与其复杂的蛇形冷却 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成本相关( 图 5c) 。液冷系统的技术关键

在于该系统的核心部件(冷却板) 的选型,需要在复杂密闭管 道内满足液体循环流动的压降要求和流动一致性要求,冷却 板的机械强度、液体的绝缘性、电池及其线路的介电保护、空 间尺寸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因此,液冷系统会导致电池模块 设计更复杂,增加电池组额外能耗、整车负重以及制造和维 护成本。

采用合适的 PCM 开发被动热管理系统,在不主动耗能 情况下,材料的相变潜热能吸收电池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达到将电池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和减小电池组内各 个电池间温差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在 极端情况下,被动热管理系统结合风冷或水冷的方式,提高 了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 在低温环境中,相比耗能的加热 方式,PCM 则通过释放吸收的电池产热,在严寒环境中为电 池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PCM 本身的导热系数是影响其吸放热效率进而达到冷却和预热效果以及均温性的重要 因素,PCM 用量越大,能吸收或放出的潜热量也越大,但同时 会增加电池包整体质量从而降低能量密度 。此外,保温功能 只能在有限的驻车时间内维持,长时间的电池预热还要靠内建的热源,而且保温一般需要较低的导热系数,这可能会带 来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

此外,热管也是一种可选的被动散热方式 。通过改变热 管结构和填充液体,可以获得高效导热性能,热量可以快速传 导并分散,从而保证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均匀性。但是 热管需要配合散热器的冷凝辅助发挥作用,因此,热管可以作 为配件与风冷、液冷等传统方式以及 PCM 结合使用 。

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热管理系统需要配备加热装置以适 应低温启动和充电的需求 。最近,Hu 等综述了动力电池预 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按照内部加热和外部加热两类模 式,列举了包括传统 PTC、纳米流体、电池单体内部结构改造 等方式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方案创新的基础上,可以从传热过程综合设计、优化 TMS 策略、面向模组 / 电池包内部的均 温性以及低温老化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在性能、功耗、成本、适用性和安 全性等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下 的热管理需求,结合电池生热速率、散热性能等,选择合适的 池热管理系统 。随着电池包功率和能量密度的增大以及 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液冷系统的商业化优势和普及率日益凸显,而一些被动热管理方式也可以整合到传统 TMS 中构成混合式系统,形成智慧灵活的热管理策略。

2 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 PCM

2.1 电池热管理系统中 PCM 的选择

PCM 的特点是在基本固定的某个温度区间,材料发生固 液、气液相变,从而吸收或释放热量,相比显热成分,这部分 潜热热量占整体储热 / 释热比重较大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 温度,选取相应相变温度的 PCM 。PCM 通常可以分为有机 类、无机 类 及 共 晶 盐 类 。2000 年,Al-Hallaj 等 首 次 提 出 将 PCM 应用于锂电池模块热管理装置。此后,针对锂电池 的 PCM 冷却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 PCM 的被动冷却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电池包内的温度均一 性问题,与传统热管理方式组合还能进一步提高热管理效 率,提供了节能环保方案。

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 PCM 的选择条件包括: ( 1) 熔 点在理想的运行温度范围内; (2) 高潜热值、高比热值、高导 热系数; (3) 相变前后体积变化较小; (4) 凝固时没有过冷现 象,或过冷度很小; (5) 稳定、不易分解、无毒、不易燃易爆 ; (6) 可以大量供应且成本低廉。

先需要确保 PCM 的熔点范围能与电池组最佳工作的度匹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 20 ~ 55 ℃。Agyenim 等总结了不同应用领域的 PCM 的热 物理性质,其中熔点在该温度范围内的 PCM 如表 3 所示。

虽然水合盐类材料在密闭的容器内性能更良好,但由于 其在液态下导电,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空气密封器,这将加 大热管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并且,相较于有机类 PCM,无机类 PCM 的过冷以及相分离问题更严重,这些都限制了 无机类 PCM 在电池热管理领域的应用。石蜡是烃类的混合物,主要由一系列直链 正 构 烷 烃 Cn H2n+2 组成,在 500 ℃ 以下时化学活性低、性能稳定、熔化体 积变化小,熔化后能保持较低的蒸汽压力,随主链碳原子个 数的变化,其相变温度有较宽广的变化范围,且价格低廉。 些特性使得石蜡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相变温度适合电池热管理工作温度范围的直链烷烃类石蜡的热学特 性如表 4 所示。

除石蜡外的其他有机类 PCM 中,某些分子质量的聚乙 醇和部分脂肪酸(羊脂酸和月桂酸等) 的相变温度也符合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要求 。聚乙二醇 ( PEG) 是目前研究和应 用中最 受 关 注 的 有 机 PCM 之 一,其物性参数如表 5 所 示。除具备一般有机固-液 PCM 共同的优点外,PEG 还 具有水溶性,与各类高聚物也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这有利 于它与各类有机 / 无机材料进行复合 。另外,当 PEG 分子量 低于两万时,其熔点随着聚合度和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这使得利用其不同分子量复合体系来调节 PCM 的熔点成为可能。

脂肪酸为非石蜡类有机化合物,但其性能、特点及应用 方法均与石蜡 相 似,具有共熔和共结晶性、高 潜 热、不 易 燃 性,固-液相变中体积膨胀率小,廉价易得 ( 来源于动植物油 脂) 以及经过大量的快速冷热循环实验后仍具有良好的热稳 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表 6 总结了常用脂肪酸类 PCM 的 热学特性。

根据上述 PCM 选型原则和对低温 PCM 的性能列举,可 以看出,满足锂电池热管理工作温度要求的有机 PCM 轻质、 环保、廉价易得,然而有机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机械性能通常欠佳,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复合优化,以增强这两方面的性能 。但掺杂的同时需要考虑对相变焓参数的平衡。

2.2 电池热管理系统中 PCM 及装置的传热性能增强

了将电池运行产生的热量及时吸收而达到有效散热,提高温度分布均一性,电池热管理系统对PCM导热性能 要求较高,然而石蜡类低温有机PCM的导热系数很低 (0.1 ~ 0.3 W / (m ·K) ) ,这是限制PCM应用的很大原因 。采用多元复合材料体系,其导热系数取决于各组元的起始导热系 数和内部结构,能够在保持 PCM 较高的储热容量的同时有 效提升材料的导热性能,这是目前增强 PCM 导热性能的基 本思路 。增强剂的材料选型一般是导热性良好、多孔结构的碳材、金属 及 其 氧 化 物,主要方法包括: ( 1 ) 微观改性 。 向 PCM 中加入导热增强剂或被包覆,例如碳材料、金属及其氧 化物的纤 维、粉末或者纳米粒子等 。 ( 2 ) 吸 附 法 。将 PCM 浸入到多孔泡沫金属或膨胀石墨基体 。 ( 3) 直接 添加 。 向 PCM 中添加金属薄片 / 球体、金属翅片等。

散混匀法是较常用的手段,通过搅拌将 PCM 和导热 剂混匀 。Wu 等向融化的石蜡中加入 20% ( 质量分数) 的 经过预处理的膨胀石墨,将导热系数提高到 7.6 W / (m ·K) ; Parameshwaran 等向酯类添加纳米银,将混合体系的导热 系数提升了 2.7 倍 ; Hussain 等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镍表面沉积了一层高导热系数(2000 ~ 3000 W / (m ·K) ) 的石墨烯镀层,再将低导热系数的石蜡浸渍吸附到骨架结构 中,所得复合物的导热系数达到了 46 W / (m ·K) ,提高了 23 倍 。

表 7 列举了现有研究案例中采用的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通过比较各类导热增强方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 1) 从 材料角度,金属能显著提升有机材料的导热性能,但也会显 著增加系统的总重量,降低复合储热体系的平均储热密度,且 价格普遍较为昂贵 ; 而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颗粒、膨胀石墨 和纳米石墨片等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特性和化学惰性、低 体积密度和大比表面积,在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同时,能够保持体系的形态结构和储热密度。

(2) 从结构 角度,高导热系数的纳米粒子能够加快相变过程中材料的熔 化/ 固化速率,但很多研究工作证实,这同时也会带来降低复 合物相变潜热的负面效应 ; 构造微胶囊主要是利用了对 流的导热机理 ,并且能够解决过冷、相分离、泄露等问题,但是工艺复杂度和成本太高,并不经济 ; 多孔基质吸附法的研究 很多,基质如天然矿物、膨胀石墨等广泛易得,并且工艺成熟 度高,但是基质本身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合材料的潜热。

除了通过添加导热增强剂,从微观尺度对材料进行导热 增强的方案外,将金属薄片、球体以及翅片与换热器设计相 结合,也可以进一步强化 PCM 内 部 传 热。Abdulateef 等 通过计算模拟三重管式热交换器以及 Al2 O3 纳米颗粒 和石蜡复合物传热过程,结果表明 ,采用尺寸经过优化的翅片可以有效缩短石蜡融化和凝固的时长 ; Singh 等 经实验研 究了采用添加碳粉、铝翅片和碳翅片三种导热增强方法作用PEG1000 的材料或装置导热系数 。

经过研磨的碳粉颗粒尺寸 为 10 ~ 50 μm,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占比为 0.78% ~ 2.5% ; 带铝翅 片换热器和碳翅片换热器分别如图 6a、b 所示,其中,铝翅片/ PCM 体系中,翅片的体积占比和质量占比分别为22.67% 和 41.53%,铝翅片总表面积达 1 082 cm2 ; 碳翅片/PCM 体系中, 翅片的体积占比和质量占比分别为24.68% 和 33.96%,碳翅片 总表面积达 981 cm2 。采用自搭建柱状测试装置,测得铝翅 片、碳翅片体系的导热系数分别达到 9.4 W /(m ·K) 和 7.0 W /(m ·K) ,显著高于碳粉体系,如图 6c 所示。

热增强是有机 PCM 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 面 。低导热性容易导致靠近热源部位的材料吸热完全熔 化后,该部位的温度急剧上升 ; 而同时远离热源部位的材料 还未发生相变 。物态不对称会导致材料实际效果大幅下降。 目前提高有机 PCM 热导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 一是 使用高导热的骨架和掺杂 ; 二是在系统层面加入金属强化结 构能显著提升体系的导热效果,同时还可增强质地柔软的有 机类材料的力学性能。

2.3 PCM 的热机械性能

PCM 作为被动热管理组件和电池模组结合时,须考虑冲 击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如前面所述的有机类 PCM 力学性能 较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 因此,在电池热管理的实际使用 中,为了在应用中抵抗电池模块运行时的热力耦合作用以及冲击性能,材料的机械性能也不容忽视。

Alrashdan 等研究了复合 PCM 堆积密度和环境温度 对材料热导率、拉压力和爆破强度的影响,材料的热机械行为随浸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时间的研究结果如表 8 所示。 室温条件下,随着石蜡堆积密度的增加,抗张强度和抗压强 度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这种变化趋势会减缓。 然而,石蜡比例的变化对爆破强度的影响则有所不同 : 在室 温条件下,石蜡 / 膨胀石墨复合 PCM 的爆破强度随着石蜡在 复合材料中占比的增加而增大 ;

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石蜡占的增加反而会导致爆破强度的降低 。增强机械性能的方 法主要有聚 合物掺杂、金 属结构增强、微胶囊包覆等 。Lyu 等通过添加 30% 的低密度聚乙烯到石蜡 / 石墨复合 PCM 中,将复合物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从 0.115 MPa、3.89 kJ /m2 、6.58HD 分别提高到 1.82 MPa、4.26 kJ /m2 、23.0HD 。Li 等将石蜡 / 石墨复合物在 6 MPa 压力下注入泡沫铝中,在 提高材料热导率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韧性与抗压 强度 。Dmitruk 等考察了泡沫和蜂窝结构两种铝硅合金插 件对增强 PCM 内部传热和降低温度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蜂窝结构具有更高的抗疲劳性和抗压强度 。Peng 等综述 了有机、无机和复合材料壳体对 PCM 包覆后微胶囊的热导 率、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的影响,其 中,SiO2 、ZnO2 、TiO2 、Ca- CO3 等无机包覆能够显著增强机械强度和韧度。

对 PCM 热机械性能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电池热管理 中的安全应用,在设计材料封装方式和装置结构时,还需结合 热稳定性、相变前后的体积膨胀、材料泄露等实际应用中的问 题综合考虑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有效方式。

未完,《德耐隆浅谈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2)》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jsjd/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