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 IDD比DHT落后两年?

BY【映璇汽车工作室】 工科女的车库

从2020年开始,出于国家对油耗排放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了摆脱核心变速箱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自主车企相继量产上市了自主研发的DHT混动专用变速箱。DHT双电机串并联技术一时雨后春笋都涌现出来。长安尽管也意识到了这一趋势,但由于长安动力研究院此前在混动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上存在误判,对DHT双电机混动专用变速箱的发展趋势以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高度集成化发展速度估计不足,直到2019年才对DHT双电机混动专用变速箱进行项目立项。这使得到目前为止,长安旗下的主力车型仍以爱信横置8AT和最早基于博格华纳双离合模块开发的P2混动专用变速箱为主。上面已经说过,这个方案是在传统燃油车湿式双离合方案的基础上集成电机,体积大、整备质量高,不仅底盘布置难度大、而且亏电油耗很吃亏。长安在插混技术上与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的DHT混动专用变速箱相比,落后了至少2年时间。

这里简单回顾一下,长安变速箱以及IDD的发展历程。

长安在2008年加入博格华纳合作的中发联联盟之后,2008年7月开始对双离合变速箱进行项目立项,与长安英国研发中心(主攻动力总成)、重庆青山工业三方合作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努力,代号DCT170的5速双离合变速箱量产下线。并且首先搭载在代号为B211的长安悦翔V7上。

与此同时,长安也开发了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搭载在两厢版的长安逸动XT上。

2022年开始,长安基于中发联博格华纳双离合模块在输入端加入P2电机,量产下线了蓝鲸iDD三离合混动变速箱,并且搭载在UNI-KiDD、UNI-ViDD、长安欧尚Z6iDD等车型上。因为P2电机工作时需要切换,所以增加一组离合,成为三离合。整体来看,这个结构比DHT更加具有浓浓的燃油车思维。尤其是在发动机直驱模式下,就是发动机+双离合的传统燃油驱动模式,这时多出来的一个P2电机和一组离合器就是累赘。IDD与燃油纯电相比,的确通过部分工况的纯电行驶可以节省一些油耗,不过,与DHT和DMi以及刚刚诞生的Hi4相比,的确不够聪明。不过,工科女认为:IDD对于长安来说,也就是新能源的过渡技术。

其间,长安并非一点没有尝试过双电机串并联技术。2018年9月,与长城魏牌P8的P2模块同步,长安也上市了基于舍弗勒两挡电驱动桥(2-speedeAxle)开发的CS75PHEV版,该车采用了前轴P1+P3双电机串并联结构,后轴为两挡电驱动桥P4结构,成为魏牌P8之后第二款搭载该电驱动桥产品的插电混动四驱SUV。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长安当时还无法将前轴的双电机串并联结构集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体化DHT混动专用变速箱。

由于目前关于这款DHT混动专用变速箱的详细信息尚未公布,根据我们查找到的专利申报图,长安在这款DHT混动专用变速箱上采用了和2018年上市的CS75PHEV类似的P1+P3双电机混联式结构。只是集成度更高。

鉴于目前自主车企的新车项目开发周期普遍在18-24个月左右,长安要搭载这款DHT双电机混动专用变速箱的新车型,要完成试验验证和路试,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IDD这个酒瓶里新酒和旧酒是逐步替换。但是,长安作为新中国汽车技术的源头之一,发展后劲还是相当强劲的。请看第3集。

但是,长安真正发力DHT,直到2022年8月10日,长安与重庆青山工业联合研发的、代号为HFE30A的DHT双电机串并联混动专用变速箱量产下线。而且今年下半年就搭5款全新车型了。

说明长安IDD要全面发力了。

请看第3集,最早设计出BJ212的军工厂更多的底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jsjd/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