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价格、效能与性能的“三角不等式”:长城汽车Hi4技术全解析

从柠檬混动DHT技术发布伊始,长城的新能源混动技术就踏上了“快车道”,混动技术的迭代创新不是像本田i-MMD和丰田THS那般1-2-3-4代这种进阶,而是技术上再创新——Hi4,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通过前后轴双电机分布式布置,实现了串并联四驱的电混架构。

这种电四驱架构,不仅仅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关于混动技术结构复杂度、成本控制、性能效能、驾驶体验难以均衡的难题,让传统混动“性能、效能、价格”的不可能三角成为了现实。

那么这次,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价格,效能与性能这三角不等式是如何“求解”的。

价格成本:

用技术研发平抑价格,15万即可拥有电四驱

不论是机械四驱,还是混动领域常见的三电机四驱,成本因素让四驱价格比两驱价格贵上至少1-2万的成本。对此,长城的解决思路是用持续多年技术研发投入,与未来大规模车型搭载量产来平抑掉成本,也是长周期思路——在不增加造车成本和用户购车负担的情况下,实现串/并联四驱电混架构,拓宽用户出行场景。

从用户视角看,15万+可入手一款哈弗枭龙MAX,有电四驱、纯电续航105公里;从使用成本看,哈弗枭龙MAX的WLTC综合油耗仅为1.78L/100km,WLTC馈电油耗低至5.5L/100km,也比动辄10L/100km多的机械四驱车型节省一半。

长城Hi4用长周期研发与生产成本平抑掉了,用户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可谓是不算小账看大账啊,格局够大。

性能不俗:

双电机双轴控制+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

在价格惠民的同时,如果在性能上打了折扣,会被用户诟病为“简配”,但Hi4的性能表现确实不怂——2套动力总成,最高系统功率340kW,覆盖A-C级车型。其中,前后电机采用70kW Hi4前驱动模块总成+150kW大功率Hi4后驱动模块总成的搭配,可以实现双轴四轮驱动。

从工程师分享的加速成绩看,确实在性能不俗:

0-50km/h,2.88秒;

0-100km/h,6.4秒;

80-100km/h,4.1秒。

需要指出的是,这套系统有着近50:50轴荷分配,更关键的是还有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辅助,让四驱性能的施展“游刃有余”。

这套系统会对前后轴扭矩进行智能分配和动态调节,通过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全时域、全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实现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及操稳性的平衡——

在经济模式下,车辆以后驱为主,能效优先;

在四驱模式开启后,Hi4技术与iTVC 系统协同,基本上90%多场景车辆都会是四驱状态,若是某个轮胎遇到低附着路面,扭矩会实现动态分配,至多从前后0:100转换到到100:0,和传统四驱先打滑再介入分配的操作逻辑比,反应时间与脱困能力明显提升。

所以在加速性能、四驱性能、操控性这几个方面,Hi4技术确实也能做到越级的表现。

效能最优:

全工况效率与全场景的最优解

要想效能最优,系统构型就要有特点——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使EV驱动和能量回收时综合效率更高,扩大了传统双电机串并联构型的使用场景。

具体划分上,长城的工程已细化到九种模式——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智能切换:

这几种工作模式对于我们日常驾驶来说,可以对应以下几种情况:

  • 市区行驶:纯电两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避开发动机小功率低效率区间;
  • 市区急加速/爬坡: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纯电时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直驱时发动机工作点落在高效区间,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
  • 高速巡航:2挡直驱模式,使发动机工作点完全落在高效区间,且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
  • 高速加速/爬坡:并联两驱、并联四驱智能切换,保证发动机在高效区工作,剩余功率由电池提供;
  • 减速制动:单轴回收、双轴回收模式智能切换。

如此高效的三擎分配与切换,实现100km+的纯电续航,并使WLTC馈电油耗低至5.5L/100km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综合来看,长城Hi4在技术上的突破远非一点,而是三点——价格、效能性能,这让所谓的三角不等式以均衡的姿态成立。这是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科技平权与技术惠民,这也是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混动路线上新的突破,足以上日系竞争对手们“研学”一阵子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jsjd/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