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驾驶智能与座舱智能并行

智能汽车电子电气的五大架构: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底盘域、动力域和自动驾驶域。其中,车身域包括 HVAC,车身控制、汽车泵等;智能座舱域包括仪表盘、车载娱乐系统、触控系统和车载充电等;底盘域包括刹车装置、转向装置、车身稳定装置和减 震装置;动力域包括动力传递系统,主逆变器、发动机管理系统等;自动驾驶域包括速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系统、盲点探测系统传感器融合等。

汽车智能化 ADAS、MCU、存储等各类需求的大量增长

智能驾驶分为 L0-L5,目前正处于 L3 初步导入阶段

从汽车智能化的视角看,增量主要来自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摄像头目前市场空间在 140 亿美元,激光雷达在 63 亿美元,其他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超 声传感器、GPS/北斗定位系统等,传感器市场到 2025 年可达 524 亿美元。从自动驾驶的等级来看,从 L1 到 L4/5,L2 开始出现超声波传感器和雷达模组,L3 开始,短距雷达传 感器出现,L4/5 开始激光雷达开始出现,超声波传感器和雷达模组用量大幅增长。

单车摄像头数量大幅增长,车载摄像头价值量提升带来市场爆发:随着自动驾驶的 等级提升,单车搭载的摄像头数目也在提升:L3 自动驾驶级别单车搭载量达到 4-8 颗, 到 L4/L5 阶段有望达到 10 颗甚至以上,单个摄像头模组的价值量亦有所提升,这将带来 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的快速扩容。相比传统消费类镜头,车载镜头壁垒更高,竞争格局 上舜宇光学占据龙头地位,国内联创电子 2016 年,通过特斯拉认证,2018 年与 Mobileye、 Nvidia、Aurora 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同时也是蔚来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爆发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高,对各类传感器需求激增

作为摄像头的上游,车载 CIS 成为电车智能化的重要赛道:根据 ICV Tank,2019 年 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为 112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为 47 亿人民币。预计到 2025 年, 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70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30 亿人民币。IC Insights 预测,车载 CIS 市场至 2023 年将达到 18-19 亿美元,汽车市场也将成为仅次于手 机的第二大 CIS 产品应用领域。和智能手机 CIS 相比,车载应用环境和技术要求更为苛 刻,韦尔股份通过收购北京豪威科技、思比科成为国内 CIS 龙头,市场竞争力较强,在 车载 CIS 市场份额仅次于安森美半导体,成为国内汽车 CIS 重要标的。

L4/5 阶段,激光雷达和传感市场有望获得爆发式发展

主流新能源汽车车型感知层面硬件对比(芯片、摄像头、Radar/Lidar 等)

激光雷达——ADAS 的又一重要赛道正迎来高光时刻:受益于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 激光雷达产业处于爆发前夜——根据 Frost & Sullivan,全球 ADAS 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 模将由 2019 年的 1.2 亿美元增至 2025 年的 46.1 亿美元,目前国内车厂生产的小鹏 P5、 北汽极狐,长城 WEY 等车型都已搭载激光雷达;竞争格局方面,根据 Yole 数据,21 年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国内企业速腾聚创、Livox、和禾赛科技作为激光雷达生产厂商,值得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方面,永新光学作为光学精密仪器及元件制造商、炬光 科技作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企业亦值得重点关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对于汽 车行业的塑造是革命性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作为三个递进的层级,重塑了整个 产业链的生态、架构和发展方向。汽车行业的变革也给电子行业带来了全方位、多产业 链的变化。根据 Gartner 预测,2020-2025 年汽车半导体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按应用来 看,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电动/混动模块增速最快,CAGR5 分别达到 31.90%和 23.10%。 按设备来看,通用芯片、集成基带、射频接收器、各类非光学传感器及汽车存储相关产品需求增速都维持旺盛态势。

2020-2025 年汽车半导体应用和设备增长预测 (单位:十亿美元)

车载显示作为智能座舱升级的显性硬件,各链条都将迎来发展机遇:车载显示从产 业链来看,可分为盖板、触控层、显示层三个部分——其中,触控层主要用于手指触控 信号的探测,玻璃盖板用于对触控层的外层保护,显示层则主要由驱动控制 IC+LCD panel+偏光片+柔性电路板+ LED 背光模组组成。根据显示屏摆放的位置不同,车载显示器可分为中控显示器、仪表显示器、抬头显示器、前后排娱乐大屏、后视镜屏,目前, 车载显示的趋势主要包括单车车载显示屏数量提升(向一体化发展)、车载显示屏单屏大 尺寸化,以及车载显示屏的高清化。显示器背光方面,传统 LED 背光逐步转向 Mini LED 背光,相关公司已经入车企供应链,如隆利科技、伟时电子等,触控模组方面,长信科 技在车载显示领域布局较早,有较强先发优势,目前已经向特斯拉和比亚迪提供中控屏 模组、中控屏液晶显示模组产品,亦值得重点关注。

车载显示屏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浙商证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kj/1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