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方案:一入NVIDIA深似海,从此自研是路人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2022年电动汽车百人论坛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发表了这么一段言论:“中国新能源汽车到处开花,个个都喊着自己有自动驾驶技术,但真正愿意行动的企业却没有几个。”

“ 汽车厂商真正采取行动的没有,只会光叫唤。”

苗圩对中国汽车行业“缺芯少魂”的想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他看来,国内车企为了眼前的一时短利,一股脑地就将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卡脖子技术全部包给一级配套商。而且在不知不觉间,英伟达已经“锁定”了中国自动驾驶的“半壁江山”:

一入NVIDIA深似海,从此自研是路人

对于不了解英伟达或者自动驾驶的朋友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一家“游戏显卡公司”,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垄断”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大反派了呢?

其实早在2017年,特斯拉就展示了一款配备英伟达Drive PX 2硬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在Power by NVIDIA的Tesla Vision中,英伟达称其是“世界上第一台专为自动驾驶打造的人工智能超级电脑”,它的运算能力等同于150台苹果MacBook Pro,并且预计它还能独自完成L4级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所有计算任务。要知道,那可是整整5年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大多还没成立呢。

而直到现在,国内你能叫得出名字的新能源车品牌,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威马、蔚来、高合、智己、集度等等,都选择了英伟达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供应商。其中,比亚迪计划在2023年推出首款基于英伟达自动驾驶方案的车型;蔚来刚开始交付的ET7上搭载了由英伟达DRIVE Orin驱动的超级计算机NIO Adam;而即将上市的理想L9,也准备率先搭载英伟达的Orin系统级芯片。

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在自动驾驶领域,英伟达就相当于这个领域里的安卓,即提供硬件,还提供软件,实在不行还有全套的解决方案。而且在此基础上,英伟达还会提供Drive Hyperion平台,硬件方面兼容法雷奥、采埃孚、大陆、海拉、索尼等等摄像头,什么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等,全部都进行了适配,简直像准备了一套“嚼碎喂到嘴里”的保姆级课程。

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对于争分夺秒的新势力品牌来说,简直就是:一入NVIDIA深似海,从此自研是路人。

躺平or自强?除了NVIDIA还有什么方案?

显而易见,英伟达在下一盘大棋:按照英伟达的宣传规划,至2024年,英伟达将会完成北美、欧洲、亚洲共50万公里的厘米级高精实况地图的测绘。届时,英伟达不仅绑定了配套商、车企,就连终端的用户也被强制绑定了,真的是细思极恐。

幸好在英伟达成长到无人可以撼动的地步之前,国内的智能芯片厂商也奋发自强了起来,像地平线、华为、黑芝麻、芯驰科技和零跑汽车,就组成了五巨头扛起了国产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大旗。

而在这其中,地平线和华为的技术底蕴又稳压其他三家。以地平线跟华为已经装车的芯片/系统为例:

2021款的理想ONE的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基于2颗地平线征程3芯片打造而来,其算力达到了10TOPS,在旧款L2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的能力,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根据导航路线行驶,同时也能自动出入匝道,智能化及实用性表现相当优异。

而华为则与极狐共同开发了搭载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该车具备了3颗固态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和11颗高清摄像头,不仅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表现优异,而且像车辆召唤、城市自动辅助驾驶等功能也是一应俱全,可以说是稳坐现阶段最高阶的自动驾驶性能梯队。

虽然极狐阿尔法S的销量很感人,但要说英伟达在国内最大的潜在对手,那还得是华为:

现在华为的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算力高达400+TOPS,可满足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及RoboTaxi的应用场景,已经是量产的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而英伟达在上个月最新公布的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平台“Drive Hyperion 9”,虽然凭借超1000TOPS算力的Atlan SoC芯片吊住了大家的胃口,但这毕竟是个要等到2026年才会量产的平台,现在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期货。

再给华为几年,相信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横在国内厂商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怎么破?

从小编的角度来看,国内汽车厂商现阶段将自动驾驶的赌注压在英伟达身上,理由无非就两点:

一方面,国内的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们还略显稚嫩,能提供给到落地的全套解决方案也不够“丝滑”。而跟传统燃油车动辄5-10年的研发周期相比,快节奏的新能源车从立项到量产,可能只有短短的2-3年时间,而国内的汽车厂商们自然也等不起一颗种子从发芽到长大成参天大树。

另一方面,现在的汽车产业本质上就是一个高度分化、层层封装的过程。而正是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化,车企们就可以一边选择英伟达的芯片,一边腾出手进行自己的自强之路,这样既能立竿见影地收获成效,又能稳健地孵化自己的力量,举个例子,像现在的比亚迪半导体、长城蜂巢能源,吉利芯擎科技等车企内部投资的企业,都是最直接的证明。

所以说,摆在国内汽车厂商面前的,只有“去虚务实”一条路。要想将来不被尖端技术卡脖子,那就必须得未雨绸缪,储备自己能掌握好的战略力量。而关键就在于,这一路走下去,必须得实干兴邦,可千万不能重蹈武汉弘芯这种“高调建厂,后续乏力”的覆辙。

写在最后

就像国足解说人很经典的那句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虽然现在英伟达已经打下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伟人有句话说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回顾国内新能源汽车,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这几年的发展,你会发现,我们这一路都是披荆斩棘而来,那放在自动驾驶领域,又怎么能判定我们不能逆风翻盘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kj/1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