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巨资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新消息来了:3月份或将揭开谜团

大众要花重金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消息一经传出,瞬间燃爆网络。

前几天网上还在流传“余承东豪言一把干掉BBA(30万-50万空间)”,怎么转头就要卖掉自家的自动驾驶部门?

难道,这次真的只是“大嘴”?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收购的真假?

事情的起因是德国财经媒体《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 )在17日的一篇报道,报道称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和华为公司展开谈判,计划以数十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其自动驾驶部门。

而好巧不巧的是,大众CEO迪斯(Herbert Diess)近日也在社交媒体表示,他预计汽车行业将在今后25年内普及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正在寻求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其软件领域的自给自足水平,并为其汽车添加品牌特定的语音助手等功能

这一看,就是华为所擅长的领域。

2019年华为的智能汽车领域首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将自己定位为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到2021年,华为的汽车领域研发团队已经超过5000人,且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华为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7300余件适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5%,且已有2300余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要是真的仅仅花几十亿欧元,就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的自动驾驶部门收入囊中,大众真的是稳赚不赔,不仅补缺了自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短板,还能够借助华为的流量,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但华为又不傻,仅2021年就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超10亿美元,仅几十亿欧元就想收购?

理论上好像并不符合商业逻辑,难道事情有假?

在今年1月份就有消息传出,大众与华为可能要成立合资公司。当时大众中国CEO冯思瀚表示:“大众与华为确实进行着商讨,但现阶段没有可以确认的消息,包括双方成立合资公司。”

这算是一个比较正式且权威的回答,通过此可以判断,双方有接触且在某些领域的合作(投资)有过商讨。且在去年的7月份,华为就曾在官网公布与大众汽车集团供应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综上可以判断“收购”并非只是空穴来风,但“收购”的背后存在多种可能性。

“收购”大猜想

关于“大众正在与华为汽车 BU 讨论收购后者下属自动驾驶部门项目团队的事宜”已有媒体爆料,进一步的消息或将在3月底公布。

在事情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可以通过一些脉络进行“收购”真相的猜想。

一、重金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主要由美中两国主导,欧洲及其他国家、地区话语权较低,包括德国。一旦大众成功收购,就可以提高其在自动驾驶上“自给自足”的能力,且可以止住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数量为385万辆,同比下滑9.9%。2021年大众在中国市场交付汽车330万辆,同比下降14.1%。

但这一可能性最小,毕竟华为在汽车领域所谋甚大。华为在终端上的手机业务受阻,大有通过“汽车”补“手机”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一旦自动驾驶部门全部出售,对华为之后的布局影响颇大。

且华为目前还没有传出受资金困扰的消息,2021年度华为的分红人数超过12万,且额度超过500亿元。

二、部分收购。

这是一个较接近“收购”真相的一个方案。

外媒的报道称,大众希望收购的华为自动驾驶团队拥有700名员工,其中约有50名专家

上面也提到华为仅自动驾驶领域就有超过2000人,所以通过“700”、“50”两个数字中可以推断,大众可能仅收购部分的华为自动驾驶团队,而非整体,且被爆料“几十亿欧元”的收购价格也佐证了这一点。

且已经有媒体爆料,此次收购的部分可能是华为的L4自动驾驶业务,而非全部等级的自动驾驶业务。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级至5级。

其中0-2级为驾驶辅助类,3-5级为自动驾驶类。

目前L2才是最赚钱,且L4以上只能在特定场景下才能实现。

三、合资。

这是最接近真相的一个方案。

大众出钱,华为出技术。

大众集团CEO迪斯表示:“汽车行业将在25年内看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

在大众发布的五年(2022-2026年)规划投资中,有890亿欧元被投向了电动车和数字化领域,其中用于包括自动驾驶等在内的产品和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费用便达到300亿元。

今年1月份,大众已经与博世正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为部分和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合作研发尖端的标准化平台,并将该平台应用于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全系列乘用车。按照计划,首批自动驾驶系统将于2023年上车。

为此,大众在去年专门成立了软件公司-CARIAD。

但与博世之间的合作仅限欧洲和其他市场,中国市场不在列。

有Cariad内部人士称,大众在中国市场需要不同于美国和欧洲的自动驾驶系统,以适应当地的监管。

种种迹象都在证明,大众发力自动驾驶的意图明显,想要在中国市场建立优势之心异常迫切。

自动驾驶已经慢慢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每一家汽车公司都想掌握该领域的话语权。

大众绝对不会全面采取华为的整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所谓的没了“灵魂”;而华为也不可能“杀鸡取卵”,只为一家提供了方便。

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双方深度合作大于收购。

最后

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此次“收购”事件的评论,大概意思就是华为又在炒作,一个刚刚研究自动驾驶没多久的部门,何至于大众集团花费“几十亿欧元收购”。

其实,这种留言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解、偏见。

一则,几十亿欧元并不能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一个愿意买,一个未必愿意卖。

再一个就是华为研究自动驾驶的时间,网上看到这么一则关于“华为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自动驾驶做到这么厉害?”的留言:

“现在刚刚下班,你没看错,现在是2021年4月19日01:30分,刚刚下班车BU其实搞了蛮多年了,至少我入职时已经在搞了(15年校招入职)。

2018年年初吧,我们部门内部组建了一个很牛逼的团队,开始切入车规芯片研发,2020年产品过了TR5,进入内部评审,在PK台上被其他团队干得体无完肤。

我们自己沾沾自喜的产品,到了内部评审会上真的是惨不忍睹,然后该团队就解散了。

任老板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车BU从小到大,至少也有八年时间了,在大家看到产品的背后,是上千名工程师十年磨一剑……”

华为对汽车领域的研究还要追溯到2012年。

那一年,华为在2012实验室下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成立之初只是对电动汽车进行研究,之后通过不断演变才有了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概念。

留个问题:如何看待大众对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收购”,双方将以何种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合作?

-End-

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kj/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