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庞蒂亚克火鸟全车翻新 从报废车恢复到新车状态

庞蒂亚克火鸟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7年至2002年生产和销售的车型,与福特野马一样,庞蒂亚克火鸟定位于“小马车”,虽然在销量比福特野马要低,但却是美国经典车爱好者非常热衷的车型。

今天这台1976年的庞蒂亚克火鸟共经历的两次修复,终于从一台报废车变成了优质的经典车型,我们来看看它修复的过程。

图片中的庞蒂亚克火鸟是车主Sam刚买下它时的样子,整台车被售卖了多次,由于前任车主无法完成修复而最终卖给了报废厂。虽然外观内饰看起来破败不堪,但经过了简单修复后的它是当时“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台车到手之后,Sam自己对其进行了修复,由于修复过程过于碎片化,Sam并没有对其进行记录,在历经了2年的整备之后,这台车恢复到了下面的样子。

然而只有Sam自己知道,这台车虽然看起来很新,但实际上底盘和车身并为完全修复。车身的锈蚀残破位置大多数通过镀锌钢板进行覆盖,钣金部分也用大量腻子填充,这样的修复结果不仅Sam不满意,时间久了还是会暴露出质量问题。

底盘部分的悬架、副车架都是全新的零件,因此没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Sam找到一家专门修复经典车车身的公司,想对这台1976款庞蒂亚克火鸟进行车身的二次修复。

车身修复公司对整台车进行了评估,发现确实如车主所说,车身的问题只得到了掩盖而非彻底修复。最终给出方案,需要对钣金进行切割,更换新的覆盖件来重新焊接。

通过拆掉原有的覆盖件,会发现曾经的修复痕迹,部分连接件其实已经很脆弱,轻轻一碰锈蚀的金属便细碎脱落。

而切开的车身也展现出了内部的状态,车身内部的锈蚀多集中在可能会积水部位,免不了需要补焊和填充。

最终后翼子板、轮胎舱、车门等部分均用新零件进行了替换,对这些位置重新做了焊接。

前翼子板由于是车主新换的零件,因此得到了保留。

车身修复第一步成果:

下一步需要对车身进行喷漆,而在喷漆之前需要对车身进行整平和打磨,此时车身零件已经准备完毕,但缝隙还没有进行对其。

在喷涂底漆之前,需要对覆盖件之间的缝隙进行调整。原来的前翼子板最终还是因为无法适配而进行了更换,而新的前翼子板与车门之间也有较大缝隙,因此对新的翼子板进行了切割补焊。

缝隙完全对齐之后的样子:

车身的其余覆盖件和装饰件也进行了安装:

喷漆和打磨:

车身贴纸重新粘贴:

内饰拼装:

最终修复成果:

1976年的庞蒂亚克火鸟属于该车系的第二代,由于火鸟车型每年都会有更新,因此1976年也属于单独的年代款。而1976年这台车的最大变化是增加了W50外观包,即你看到的这些贴纸设计。庞蒂亚克火鸟搭载L75 7.5L 455 V8发动机,由于后续排量法规的限制,该发动机在1976年之后不再出现在火鸟车型上,同时也让该年份的火鸟价值有所提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wh/1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