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甲壳虫电动版跳票,经典车型将彻底成为历史

在模仿动物形象打造的汽车里鲜有走“可爱”风格的,不论是道奇蝰蛇、光冈大蛇还是保时捷的大青蛙,这些车看起来都比较犀利;唯独大众汽车的甲壳虫很是可爱,虽然这台车的设计最初也是模仿的捷克汽车品牌TRTRA T97,但是在其基础之上还是有些变化的。

初期的甲壳虫就像一只小虫子,后期的甲壳虫圆润了很多。

看到这台车总会联想到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或小伙子,所以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这台车;撇开品牌偏爱或偏恶,笔者也是挺喜欢这台车的,尤其是敞篷版。

可是甲壳虫早早的停产了,停产的原因先不讲;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喜欢甲壳虫的汽车爱好者都在等待这台车复产,唯一的希望是甲壳虫搭载电驱动平台,以电动后驱为基础让这台车变得原汁原味。但是大众乘用车业务CEO托马斯·谢弗终于给出了答案,答案是甲壳虫已经过时了,把甲壳虫和尚酷带回来没有意义;怀旧是条死路,是走不通的,所以甲壳虫电动版不会出现。

不过其又补充道:

未来有一天或许甲壳虫可能会回来,但是从其个人立场出发,其并不会考虑复活甲壳虫;尚酷也一样,公司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于是现在的问题是托马斯·谢弗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别着急。

此人似乎才53岁。

看来大众甲壳虫是熬不过托马斯·谢弗了,好在喜欢这台车的汽车爱好者们普遍年轻,还有机会。

只是甲壳虫电动版真的没有竞争力吗?

或者说甲壳虫这台车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停产。

也许原因是驱动平台的变化!第一代甲壳虫不只是一台可可爱爱的代步车,其采用的是后置后驱平台。这种驱动平台会带来相当不错的驾驶感受,车身重心靠后,后桥轴荷大于前轮,加速时后轮抓地力会增大,车来过年的性能是可以达到充分发挥的;并且前轮转向的感受也不会受到转矩的影响,因为前轮是从动轮,所以这样的车开起来总会挺好开。

可是在甲壳虫换代到第二代车型之后,车辆就开始使用前置前驱了。

从后置后驱变成前置前驱,车辆的驾驶质感一落千丈。

而第二代甲壳虫是从1998年开始生产,到2010年停产;第三代甲壳虫从2013年开始推出然而还是用前驱平台。

有意思的是这台车的销量下滑就是从第二代车型开始,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快速下滑的节点应当是2013年;该车从2013款开始放弃AT变速箱,换用的是双离合变速器,而其中还有品质评价相当一般的干式双离合。

大众甲壳虫如果能一直延续后置后驱平台,坚持用中小排量发动机配合AT变速箱的话,也许结局不会是停产;当然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售价,该车在其本土市场的售价相当低,可是到国内市场却定出了中高端车的售价,就像是MINI一样。然而高价格却没有换来高标准的总成,所以成为冷门车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大众甲壳虫是输在成本控制环节上,以这台车的设计应当不会被淘汰,也不存在过时的说法。

采用类似的设计语言,同样模仿TRTRA T97的设计方案,在自主品牌有一台风格近似的车。

这台车就是欧拉芭蕾猫。

仅论车辆的设计也是可以给出好评的,但是芭蕾猫的销量也不高;究其原因并非是设计过时,问题同样出在价格和驱动平台的不匹配。其初期的起售价超19万,可是却用最基础的前驱平台,但是在其价格带里的电动汽车不是后驱就是四驱的高性能车。

所以设计并不过时但也没有如此之高的溢价能力,于是芭蕾猫开始了降价,而降价之后就实现了销量的连续环比增长;如果后续的芭蕾猫能够将驱动平台升级到同价车目前的标准,也就是用后驱或四驱,并且将续航控制在500公里起步的话,这台车的销量达到欧拉好猫的标准应当是不难的。

这些个性的车主要面向Z时代人群,这些消费者追求的就是个性的设计,同时还有高水平的性能和操控;电驱动平台能够有效的控制车辆的制造成本,动力电池的成本大幅降低,所以现在已经到芭蕾猫该升级的节点。

如果芭蕾猫能以此标准进行升级,也许大众汽车会为放弃甲壳虫电动版而后悔不已。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wh/1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