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_公共充电桩补能价格上涨:新能源车用户该如何应对?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电动车已凭借较低的出行成本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之青睐。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小区不具备安装充电桩条件的车主都选择公共充电桩为爱车补能

然而,上海、郑州、青岛、重庆等城市近期却出现了“充电涨价”现象——本来,买新能源车图的就是“出行成本低”;充电价格上涨,似乎让自己的电车一下子就没那么“香”了。

公共充电桩价格大涨

网约车司机杨先生告诉笔者:之前,公共充电桩在中午到下午时间段的电价在每度0.8元左右,现在基本都是1.0元;同时,之前的服务费是0.13元/度,现在有的已经涨为0.3元/度,上涨幅度更超过了50%。

显而易见,选择公共充电桩补能的纯电车之出行成本将会因此增加不少。

多方因素导致充电涨价

众所周知,公共充电桩的补能价格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其电价会根国家电网的供电价格变化而调整;同时,运营商还会根据自身的投入与成本等因素适时上调服务费。

目前,多数在前期对基础设施大量投入的运营商尚未实现盈利,提升服务费、降低亏损额势在必行;至于近期公共充电桩电价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夏季电力供应紧张。

此外,“供需不平衡”也是引发公共充电桩补能价格上涨的一大因素。截至2022年底,中国存量“车桩比例”为2.5∶1,存量新能源车与公共充电桩比例则约为7.1∶1,距离“一车一桩”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相关数据还显示,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截至今年4月的累计数量为609.2万台,同比增加95.9%;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仅为202.5万台,占比不到三成。可以看出,虽然充电桩基础设施增速较快,但较之已突破千万辆大关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却仍然显得“滞后”。

充电涨价,会带来哪些影响?

充电价格上涨,对车市将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很多已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成了被收割的“韭菜”?……毕竟,电价上涨将直接导致日常用车成本的增加。

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新能源车的最大原因就是出行成本低。如果充电价格持续上涨、与燃油车加油费用的价差减少,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将优势不再。可以预见,这也将抑制其市场需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车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虽然公共充电桩补能价格调整属于市场行为,但也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市场监管的加强和行业自律也就势在必行。

有业界人士认为,在政府部门对相关领域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也可进行监督和举报,尤其是对个别运营商超过市场限价的涨价行为必须

进行严厉打击,以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充电省钱”小贴士

对于具备条件的新能源车主,笔者建议您尽可能安装家用充电桩。在近期公布的“分时电价”机制中,新能源车主最为关注的就是“低谷时段”电价,即“00:00—08:00,在平段电价0.54元/度基础上降低0.18元/度”。

这也就是说,车主在低谷时段充电的电价仅为0.36元/度。以充电50度为例,家用桩在此时段内充电仅需18元,价格仅为同时段公共桩的36%。

此外,去公共充电桩补能的朋友也可选择上午或夜间,以避开高峰时段,同样可降低近3.5成费用。

【车动力说】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一定会是未来趋势;同时,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有关各方之共同努力。因此,合理调整电价、增加充电桩数量、提高补能便利度才能让更多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并进而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hyfx/1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