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新电池:还是高镍路线,但这次不怕自燃?

“飞机什么时候用电了,就什么时候换电动车”,这是很多对电动车持保守态度的消费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玩笑话。然而眼下这句玩笑似乎有可能要实现了。由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其中有一项非常吸引人的应用方向,便是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以实现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要求。当然,飞机用啥还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想弄懂的当然还是所谓的凝聚态电池,能给当下的电动车,带来与其它电池怎样不同的应用效果。

固态电池前的临门一脚,安全不是问题

在推算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之前,我们肯定要弄清楚所谓的凝聚态电池到底是什么。毕竟在这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汽车电气化时代,各种动力电池技术正在高速涌现。仅就宁德时代而言,近期就有钠电池、麒麟电池以及这款凝聚态电池等等。加上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斯拉4680电池等等,似乎都要听糊涂了。其实这些电池技术概念并非是互相排它的。以钠电池为例,其与我们熟知的锂电池的差异主要在正极材料上,而麒麟电池则是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的迭代技术形式。简单来说,前者是蛋糕材料的问题,后者是包装方式的问题。

回到凝聚态电池这里,它的技术核心主要针对电池电解液而来。就冲“电解液”这三个字,我们也能知道,这玩意儿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而凝聚态电池则是要将电解液改为凝胶状态。所谓凝胶电解液对于电池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方面,这点手机领域的三星已经为大家做了榜样。因为没有液体的流动性,且粘附性大大提升的凝胶状电解液,其稳定性相比液态电解液大幅提升。

其实凝胶电解液并非是宁德时代的专属,对于前面提到的三星而言,它本就不止是一家覆盖手机业务的公司。而国内的蜂巢能源在其短刀电池的宣传中,也使用了“果冻电池”字眼,不出意外也是基于凝胶型电解质材料打造而来。那么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其核心竞争力又在哪呢?

目前宁德时代并没有披露凝聚态电池的具体技术信息,但是从宣传话术来看,排除针对安全性这一众所周知的材料特性之外,其技术方面还提到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新型负极、隔离膜等等”。这里我们就要复盘一下凝胶电解液电池的发展趋势了。

虽然加工工艺要更加复杂,但仅仅要做到凝胶电解液,目前其实并不存在技术上的绝对瓶颈。在传统电极工艺的基础上,只需要把隔膜与电池内的电解液替换为凝胶态即可,这一加工难度也相对更低。当然,还可以将电池的正负极电极也改为凝胶态,相互连接凝胶状电解液。但是宁德时代披露的信息实在有点过于模糊了,因为这两种工艺都会涉及“新型负极、隔离膜”。

不过从宁德时代对其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宣传来看(最高或能达到500Wh/kg),显然是采用后者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前者无论是对于凝胶材质的使用,还是硅基负极替换石墨负极的做法,都完全围绕安全性在做文章。而后者则能够在凝胶技术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直接运用更为激进的正负极材料,从而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更低的自放电率等等。

而且从分层来说,初级的凝胶电解液技术方案,还是更类似于在传统锂电池基础上打补丁的方式,以弥补安全性问题,简而言之属于“做加法”。而全盘以凝胶技术做依托,从而游刃有余的在安全前提下改进正负极技术,减少对电解液的依赖与用量,更类似固态电池所谓的“做减法”的态度。从类型划分来看,后者也更符合“半固态”的表层与深层含义,对于装车之后的效果,也有着更深的影响。

安全性解决完了,该堆续航和超充了

对于凝胶技术在电池上的应用,其实一开始都是围绕安全来做文章。于是这也给消费者打下了一个心理暗示,所谓凝胶电池除了安全,别的就没啥特色了。特别是快充方面,还是以三星手机为例,这些年旗舰级的快充水平基本只能与苹果为伍,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但这里其实是一个够不够用的问题。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充放电倍率并非影响使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与其把成本放在这里,不如去挖屏幕、处理器、影像系统的护城河。

回到电动车这里,车规级动力电池的容量与性能,是能够与安全性放在一起聊的核心价值。其成本地位也与智能手机方面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宁德时代不出意外也将更多笔墨放在了凝聚态电池的性能表现上。首先需要克服的便是采用凝胶电解液之后,导致离子通过的阻力变大,从而降低充电效率的问题。毕竟现在车企都纷纷卷起了800V超充技术,如果凝聚态电池在快充潜力上天花板太低,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发展方向。

虽然宁德时代没有言及凝聚态电池正极材料是否有变化,但从前面对凝胶电池技术迭代的解析来看,除了负极材料增强金属活性,其正极材料也会有更激进的动作。而这一动作很有可能就是采用高镍、高压的正极材料。或许是宁德时代本身就有NCM811这样的高镍电池,所以潜意识并不觉得自己更换了正极材料方向?总之,此前高镍电池总是陷入安全与容量的二选一悖论中。但在凝胶技术应用之后,安全性的枷锁基本被打开,其正极材料镍比例即便突破到9恐怕都并不让人例外。

以此推算下来,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可以一面在正极材料、电解液用量等方面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从而使得即便因凝胶技术的应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的整体生产成本处于可控的状态。但考虑到宁德时代NCM811电池的开发本就是针对中高端电动车,所以凝聚态电池或许仍然会是这类车型的潜在应用对象。

兼顾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大概率会是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的核心方向。从用户场景来说,这两者也是最核心的诉求,对应了续航焦虑与安全焦虑两个痛点。对于整个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而言,相比固态电池这一实际车规级应用中,几乎“空中楼阁”似的憧憬,深度挖掘凝胶技术的前景至少是更为明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明确技术的应用,而非单纯的炫技。就像前面聊三星对于凝胶电池的使用一样,虽然有难度,但并不是无法做到快充或者高容量。只是取舍之下,三星选择了弱化这部分的成本与设计开销。而属于汽车的凝胶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jsjd/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