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主品牌,有可能拔掉日系混动的救命稻草吗?

我认为很有可能。

分析日系的衰落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日系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之后,日系汽车也是白手起家,以技术含量一般的车辆出口到美国,市场销量上一直没有很亮眼的表现。后来才迎来了两波崛起:

  • 七八十年代,低油耗高质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美国市场被迫「消费降级」,低油耗、高质量的日系汽车迅速崛起。
  • 九十年代,混动的环保大旗:九十年代,美国汽车行业掀起一阵「零排放」的汽车电动化浪潮,不同车企技术路线激烈交锋,先锋者尝试纯电动、保守者坚持内燃机,最大的赢家当属丰田THS混动技术。

这一仗,日系混动赢得相当彻底 —— 不仅赢得了市场,还赢得了绿色环保、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声誉。当时有多红呢?好莱坞明星纷纷放弃豪车,以开日系混动为荣!看看下面的明星,你能认出几个?

丰田THS混动系统是以发动机为核心来设计的,精妙繁复的设计只是为了让「发动机大爷」工作得更愉快、更自由、更舒爽。请看下图,以行星齿轮为核心的功率分流机构(Power Split Device)通过两个电机的巧妙控制,使得发动机转速、扭矩与车速、油门解耦,从而工作在非常适宜的高效率区间。

丰田THS混动技术原理示意图

一句话概括:发动机才是本体,混动系统只是「发动机PLUS增强套装」。按这个思路走下去,对中国自主品牌可不是一件好事:发动机技术上的差距还没补上,现在同时又要追赶混动技术,难度更大了!

好就好在技术路线不止一种,并不是所有的混动技术都以发动机为核心。近年来,以长城柠檬混动DHT、比亚迪DM-i、吉利雷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串并联混动技术路线。

这几家的自主品牌粉丝经常吵架,争论技术路线孰优孰劣;实际上在我整理的新能源汽车简史图中可以看出,自主品牌选择的技术路线(右侧黄框)同属串并联分支,其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

为何长城柠檬混动DHT、比亚迪DM-i、吉利雷神可以在串并联混动技术路线上弯道超车呢?

为回答这一问题,咱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技术原理。以大家熟知的比亚迪DM-i为例,它分为三种工作模式:

以比亚迪DM-i为例,单档串并联混动的三种工作模式

  • 纯电模式:发动机不工作,电池供电、电机驱动车轮,这种工作模式与纯电车相似。如下图,只有蓝色部分正在工作,其它部分按兵不动、正在休息。

串并联混动的纯电模式

  • 增程模式(串联模式):驱动方式并没什么不同,只是启动了发动机,以驱动发电机提供电力 —— 发电与驱动各占一边、各干各的、互不干扰。整个能量传输链条是一条线串在一起的,因此也被称为串联模式(Series Mode)。如下图,多出的蓝色部分,正是加入工作的发动机与发电机。

串并联混动的增程模式/串联模式

  • 引擎模式(并联模式):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离合器接合,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高速工况时可以直驱省油、动力性也有所提高。

串并联混动的引擎模式/并联模式

这三张GIF动图都来自下面这个科普视频。如果还有疑惑的话,可以观看视频解说,会更清晰一些:

可以看出,增程模式下,发动机可以自由控制转速、扭矩;引擎模式下,发动机转速跟随车轮,仅需要将扭矩输出调整到高效率区间。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两个结论:

  • 系统控制的难度:串并联混动控制起来,难度远低于功率分流式。
  • 发动机开发难度:发动机的运行区间大大缩小,且不必兼顾动力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开发难度。

「大道至简」的串并联混动技术路线,帮助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一下子打掉了日系的发动机优势与混动优势,这就为胜局奠定了基础

其实串并联混动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优势:它可以充分吸收三电技术进步的红利!

为啥这么说? 我先举一个例子,打Dota的时候,像这种配合特别精妙的英雄组合,就怕被BAN。比如说光法与精灵的组合,选不到精灵,光法不就是个憨憨吗?

功率分流式的日系混动系统非常精妙,甚至可以说浑然天成 —— 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成也精妙,败也精妙,它很难单独强化某一方面的性能,也很难充分吸收行业发展的红利。比如说,要想把混动改成插电混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不是加大电池那么简单,整个系统都得重新调整。

串并联不一样,可以灵活配置。就比如说,从前电池贵,纯电续航就短一些;现在电池便宜了,把电池怼上去也有消费者买单啊!根据不同的用车场景,可以把纯电续航设计为50公里,也可以设计为100公里、200公里,每种配置都很合理!

例如,最近刚上市的哈弗二代大狗的DHT潮电版,就分为NEDC纯电续航50公里与105公里两个配置。工作地点离家里比较近的用户,就可以选择50公里版本;较远的用户,选择105公里版本更合适,多出的车价在用车过程中就可以省回来。

哈弗二代大狗

刚才,咱们是以比亚迪DM-i为例,简述了串并联混动原理。既然这么好使,那是不是所有的自主品牌都走类似DM-i的单档串并联路线就可以啦

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资源禀赋、技术积淀各不相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更想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的差异化产品,而不希望是千篇一律的景象。

单档串并联优势在于构型极简,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 直驱模式的速度范围小: 70公里/小时以上才能直驱,这就意味着城市通勤的大部分情况下工作在纯电或增程模式,仅在畅通的高架路或高速公路上才进入效率更优的直驱模式。
  • 速比小,发动机动力弱: 6档速比小意味着轮端转矩弱,对动力性提升有限;特别是在电量极低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动力需求得不到充分响应的情况。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不足之处」的评价加上了引号。这是因为,评价一个技术好与坏的时候,要将它放到具体车型上来评价。例如,把单档串并联技术放在家用代步车上,动力性也并不会觉得弱,极简构型省下的成本还给消费者带来了购车实惠;但要把这项技术放在轻越野车型上,动力就会稍显不足了。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串并联混动的另一技分支就是两档串并联混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城柠檬混动DHT技术。

原理也非常简单,基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单档串并联,将引擎模式/并联模式分成动力直驱档与经济直驱档即可!

  • 动力直驱档:速比较大,动力较强,在车速35-65公里/小时介入时,既提高经济性也提高动力性;更高车速下的加速工况下也可介入,以提高动力性。
  • 经济直驱档:速比较小,在65公里/小时以上时介入,可以提高经济性、降低发动机噪音。

概括来说就是:中低速时采用动力档直驱,中高速时采用经济档直驱,以提高经济性;无论中低速还是中高速,急加速时都采用动力档直驱,以提高动力性。

说到直驱、两档,消费者就会产生一种固有印象:只要电量不太低,我就想要纯电驱动体验,不想要直驱插手帮我省油

其实,像长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自主品牌在离合器控制、换档控制上的技术积淀非常深厚,完全可以做到无感直驱、无感换档。

之所以还会有上述固有印象,是因为传统车企思路没有打开,从而设计了「硬要帮消费者省油」的控制策略。这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硬要逼我喝牛奶的灌输式母爱……

好就好在,传统车企也想明白了,用户体验才是评判好坏的最终标准,及时做出了改变。例如,长城柠檬混动DHT在今年广州车展迎来了大更新,将工作模式划分为「强制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模式:

  • 「强制纯电」模式:除非电量低于限值,否则发动机完全不启动,用来满足「我在城市通勤只想当成纯电车来用」、「只想在家充电,一分油钱也不想出」、「上下班够累了,不想听发动机声音」的场景化用户需求。
  • 「纯电优先」模式:发动机在急加速、爬坡等动力需求较大的场景时会介入直驱,此时二代大狗DHT就是一台「性能车」,满足「时间有点紧,得开快点赶路了」、「今天想开车,调成性能模式爽一把」、「朋友来试车,得让他体验一下动力性」的场景化用户需求。
  • 「智能混动」模式:发动机会积极介入,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介入。例如,城市场景下依然优先用电,深踩油门踏板的时候发动机才会介入,中高速场景才优先用油,此时二代大狗DHT就是一台「省油车」。满足的是「今天要开个1000公里长途,能省则省、能一次到就不加油」的场景化用户需求。

咱们来回顾一下,从技术角度来看,长城柠檬混动DHT可以分为纯电、串联、动力并联、经济并联四种模式;从用户体验角度,就要划分成截然不同的「强制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模式。

当传统车企思路完全转变,将工作模式的划分从技术角度进化到用户体验角度之后,直驱、两档就不再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桎梏,而是显著增加可玩性、拓宽使用场景的技术优势

文章的最后,咱们再聊聊长城柠檬混动DHT与哈弗二代大狗这种轻越野车型的技术-产品契合度

我有个朋友就买了哈弗大狗,他十分喜欢这种硬派外形,花了不少时间玩改装,一到周末就开出去玩。

唯一让他觉得有待改进的是,开这款车日常通勤的话,加油的时候比较心疼。不仅轻越野,硬派越野车也有这个问题。网上就有个说法,说买得起悍马,但开不起啊;百公里n个油去买菜,谁不肉痛?

长城柠檬混动DHT的串并联混动技术,就与轻越野或硬派越野的产品契合度非常高:

  • 可城可野:周末可以用油郊游、越野,相同油量、相同参数情况下,比增程、单档串并联的续航更长,无里程焦虑;平时也可以用电通勤,补能成本极低。
  • 越野提升:柠檬DHT的哈弗二代大狗动力性更强,特别是静止状态下的扭矩更强,轻越野能力更强。
  • 对外放电:3.3kW的220V反向放电,哈弗二代大狗最多可以持续30多个小时,这样露营的时候就不用担心电力了!

哈弗二代大狗可以220V 3.3kW的对外放电

汽车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不仅需要代步家用车,也需要差异化个性车。国产混动车各种细分市场的车辆同步崛起,才能称得上「拔掉日系混动的救命稻草」。从新能源技术发展史来看,以长城柠檬混动DHT为代表的两档串并联技术与以比亚迪DM-i为代表的单档串并联差异性并不大,二者的相似性远多于差异性。

而哈弗二代大狗与长城柠檬DHT的产品-技术契合度很高,使它在轻越野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这恰恰说明了:技术上的差异性,是为了适配不同风格的产品;差异化技术与产品百花齐放,才能充分挤压日系混动市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jsjd/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