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史

昨天的推文《解码|动力电池的奥秘!》大致介绍了关于动力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主要的种类以及市面上主流的动力电池。今天我们将继续动力电池的话题,从国家政策角度,回顾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2001年—2008年)

国家“十五”计划确定电动汽车发展,2001年启动车载动力电池的研究。这个阶段锂离子动力电池属于初创期和积累期,只有少量企业在深耕,特别是2006年之前,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经验(除了3C锂离子电池技术)。唯一的示范化是北京奥运会(595辆节能与新能源车应用,50辆锂离子电池奥运大巴),让大家看到了产业化的可能,有些企业开始涉猎动力电池领域。

二、第二阶段(2008年—2011年)

国家“十一五”期间实现示范运营。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后来的国家“十城千辆”计划实施,催生了众多电池厂的涌现,但也伴随着短平快发展道路的问题:技术同质化、缺乏品质管控等情况。这个阶段各个电池厂技术不能分出高下,竞争格局尚且不明。

三、第三阶段(2012年—2016年)

“十二五”期间确定以纯电为主的路线,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个阶段国家补贴政策延缓,路线转型的适应,致使短期内市场需求不稳定;同时第一批示范运营的电池存在的问题已经显现,技术问题开始凸显。

这两大原因都使得很多“半路出家”的企业开始退缩;部分纯做动力电池的企业资金匮乏,退出这个还未成熟的赛道,但随着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增长,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开始清晰。

四、第四阶段(2016年—2020)

“十三五”计划的愿景技术深度化、市场规模化,但这一阶段的市场显得有些混乱,一些企业剑走偏锋,选择利用政策空挡骗取国家补贴;部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入市场;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一系列的事情引起大家对迅猛发展的市场产生了担忧。

与此同时,国家的调控、规范等措施孕育而生,在技术、服务等方面有突出优势的企业开始引领着这个行业迈向良性发展。

2018年比亚迪和CATL合计占市场份额达到63.6%,双赛头的格局逐步形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前五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量5.5GWh,宁德时代三元与铁锂装机量分别占比48.1%、38.8%,比亚迪三元与铁锂装机量分别占比18.4%、21.1%,二者台计63.4%。龙头厂商绑定一线厂商,产能规模、资本实力以及供应链培育方面均领先其他厂商。

五、第五个阶段(2021年—至今)

“十四五规划”提到将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和能源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推动着动力电池行业的持续高涨。当前,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斯拉4680电池为代表的创新产品各领风骚,短时间内恐难决出绝对王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wh/1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