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的觉醒之路

中国摩托车产业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经历了产业发展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一个循环。

1951年,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仿照德国“ZUNDAPP K500”型摩托车,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名为“井冈山”的摩托车,由此开始我国进入摩托车制造时代。

ZUNDAPP K500

1957 年,我国第一辆750型军用重型边三轮摩托车由湘江机器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与洪都机械厂(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联合制造,参照原苏联”URAL M-72″型摩托车,被定名“长江750”。

长江750

这个时代的造车特点就仿制,仿苏联,仿德国……好摩皆可仿。代表车型有“长江750”,在国内,提起边三轮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长江750”,这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摩托车,在中国摩托车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甚至一度是军用摩托车的代名词。

1960年3月,上海自行车二厂制造出第一代“幸福250”摩托车,此后,“幸福250”生产逐年大幅增长,畅销不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批量的摩托车生产型号之一。再后来,马力强劲,载荷率高的“幸福250”凭借自身实力和紧跟政策端到了“铁饭碗”,成为邮政部门的投递摩托。

幸福250

这个时期同样引人注目的是1964年第一辆“轻骑15型”的诞生。济南自行车零件厂(济南机动脚踏车厂前身)仿制捷克“JAWA50”机动脚踏车,制出畅销中国市场20余年的“轻骑黑老鸹”。

轻骑15型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现代摩托行业开始“军转民”。1979年,“嘉陵CJ50”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被造出。作为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嘉陵摩托风靡全国。此后数年,在嘉陵的带动下,众多摩托车企业在重庆诞生,成就了日后的重庆“摩帮”。

嘉陵CJ50

80年代,摩托车行业发展有乘风破浪之势,嘉陵本田70、金城铃木AX100、南方雅马哈NY125、轻骑木兰50等摩托纷纷量产上市……嘉陵、建设和金城,成为改革开放大潮里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先锋队。

这些摩托留给了一代人踏实的回忆,比如嘉陵本田70,油耗低,驾驶操控便捷灵活,为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炫酷的外观也是当时最靓丽的风景线。

嘉陵本田70

90年代,摩托车成为时代宠儿。 以力帆、宗申、隆鑫、银翔等民企组成的“重庆摩帮”崛起,这四家企业也长期占据着全国摩托车销量的前十。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国。1995年,嘉陵、建设的产量突破百万,轻骑紧随其后,成为行业三大巨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摩托车出行。

在21世纪,因为各种原因,摩托从城市转向农村,成为农村流行的代步工具,这是关于摩托在中国的另一面。

近几年,伴随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结构的转变,摩托车行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城市休闲娱乐摩托车以及高端城市代步摩托车,从起步期开始进入了高速成长期,终于又一次迎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高速发展期。

春风450SR

近日,春风800NK的发布,更宣示了国产摩托迈进另一个阶梯。是继春风450SR,钱江赛600、凯越321 、春风800MT等几款国产摩托后的又一剂市场强心针。

春风800NK

春风800NK搭载超百匹的引擎,峰值功率74KW,最大扭矩81N.m,285°曲轴,并有着低至186KG的整备质量,绝对是一线水平。

搭配阻尼可调的高性能KYB减震、与KTM同样的铬钼合金钢管编织车架、玛吉斯ST2半热熔高性能轮胎,并且,最重要的是它和790DUKE一样为了极致轻量化采用相同的材料不说,发动机也是作为了车架承重的一部分。等等一切配置加上不到5万的价格,给了不少国产摩友更高性价比的顶级选择。对比同类赛600,有了更高的玩乐性!

钱江赛600

国产摩托车产业从无到有共经历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已成长为产业链齐全完善。近年来,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设计时尚城市代步车型等逐年增多,摩托车文化、服配行业迅速发展,整个摩托车产业逐步向好发展。

新时代对摩托车产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摩托产业再接再厉,增强竞争力,用心做研发,不要广撒网,多捞鱼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恒远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gtzz.com/qcwh/14998.html